长江通江湖泊的保护与利用(陈进)
长江目前的通江湖泊主要有洞庭湖和鄱阳湖,两湖通江不仅对两湖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也对长江中下游及河口地区有十分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受气候变化、区域经济发展及三峡工程蓄水等因素影响,两湖地区在洪水威胁没有解除的前提下,水环境污染、季节性缺水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处理好长江治理和水资源利用与两湖地区的治理、水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地区经济发展及水资源利用与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仍然面临较大的挑战。
两湖面临的问题
洞庭湖和鄱阳湖与长江连为一体,构成世界著名的“江湖关系”。
做到江湖两利一直是长江治理、开发和保护的重大课题。由于人类活动和江湖水沙关系、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两湖开发和保护面临许多共同的问题,可以将这些问题分为老问题和新问题两大类。老问题包括围垦土地、防洪排涝和血吸虫等,新问题为水污染、季节性缺水和生态系统退化等。
历史上,由于人口增长、农业发展及围湖造田等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湖区长期的洪水灾害,由于湖区地势低洼,洪水过后的排涝问题也长期存在。为了获得更多的农田,两湖人民逐渐修建了大量民垸,四周修建大量质量和标准参差不齐的围堤,使湖区有长达数千公里的堤防,防洪战线长。枯季两湖出露的大片滩涂及浅水水域虽然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湿地生态系统,但同时也存在血吸虫,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近20年来,由于湖区经济发展较快,大量废污水未经处理不断排入湖区和农业面源污染,使两湖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质不断下降。由于人类用水增加、长江干流裁弯取直、江湖关系变化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长江最大的两个产水区域,近10年来季节性缺水问题频繁出现,使干旱缺水问题成为突出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湖区及滩涂土地利用与湿地保护、大量无序采砂和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等,使湿地生态系统与环境出现退化。2003年以来,随着三峡水库蓄水,由于清水下泄,长江中下游开始出现长距离的冲刷,江湖关系发生一些变化,三峡水库蓄水期长江干流流量明显减少,对于两湖水资源格局产生一些影响。
在新老问题的双重压力下,两湖地区江湖治理、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出现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焦点和难点问题,如三峡等长江干流控制性水库对两湖地区到底有多大影响;两湖通江口附近是否应该建闸,如何建闸;同时,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的成果如何巩固;渔民生计替代、滩涂保护、采砂管理和流域综合管理等问题也需要加以解决。
通江湖泊的功能
历史上,长江中下游有大量的通江湖泊,通江湖泊的产生是长江贯通时的必然产物,也是长江河道稳定的调节池。正是由于有湖泊的调节,使长江汛期有地方蓄滞洪水,枯季有水向长江补水,长江河道长期稳定,保证了长江两岸有大量土地可以安全为人类服务。同样,也正是由于人类不断侵占湖泊和河道,湖泊湿地和河道槽蓄能力减少,洪涝灾害增加,迫使现代人不得不在较高处修建水库来弥补低处湖泊调蓄洪水能力的不足。
通江湖泊除调节长江水流作用外,还孕育了大片生机勃勃的湿地。与长江急流水域比较,通江湖泊保持了缓流或者静止水体的环境,使一些鱼类在急流中产卵,到静水中育肥和避难,为许多洄游或半洄游性鱼类提供“三场一道”(索饵场、繁殖场、育肥场和洄游通道)。这种静与动的水环境,构成了长江中下游特有的生物多样性。鄱阳湖和洞庭湖都是吞吐型湖泊湿地,都具有“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特点,枯季大片滩地及浅水区是国际重要的越冬候鸟栖息地,是全球生态系统重要的环节之一。
洞庭湖曾经是长江最大的吞吐湖,
长江通江湖泊的保护与利用(陈进)
本文2010-03-12 22:29:20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3291.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