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持续发展(姚彬 王一球)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636下载240次收藏
  摘 要:论述农村饮水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工程建设和管理工程中存在的问题。面对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的繁重任务,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为促进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农村饮水;饮水安全

中图分类号: tv93    文献标识码:b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9 年中央一号文件阐述了今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提出“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2009 年起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安排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生态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等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

农村饮水安全是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作为八大民生水利之一,与农民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在新农村建设推进过程中,如何全面推动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确保饮水安全工程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长受益,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现实的课题。

1  农村饮水工作取得的成效

1. 1  农村饮水工程取得的成果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农村饮水工作,建国初期就逐步开展了以灌溉排水为重点的农村水利基本建设,结合蓄、引、提等灌溉工程建设,解决了一些农民的饮水困难问题;20 世纪70 、80 年代,解决农村饮水问题正式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和在小型农田水利补助经费中安排专项资金等措施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20 世纪90 年代,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开始纳入国家规划实施,截至2004 年年底基本解决了全国农村饮水困难问题;2005 年《2005 - 2006 年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的批准标志着农村饮水工作实现了从饮水解困到饮水安全的转变;2006 年《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标志着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全面展开。

截止2008 年年底,据统计全国逐步累计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农村饮水安全人口达3. 93 亿人,目前全国农村仍有饮水不安全人口2 亿多人。

1. 2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主要做法与经验

(1) 中央高度重视、各级党委政府责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对农村饮水工作高度重视,尤其是近年来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更是作过多次重要批示,明确提出要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工作目标。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做出进一步部署,要求在2013 年以前全部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

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民生工程,摆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落实责任并实行目标管理。多数省(区、市) 政府与市、县政府逐级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全国有24 个省级政府专门制定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相关意见或办法。

(2) 部门相互配合、积极协作。水利部门积极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改革部门认真做好规划编制报批、项目审批、投资计划下达工作。财政部门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及时拨付资金并对资金进行有效监管。卫生部门加强了水质监测等工作。

(3) 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确定供水形式。在对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普查的基础上,将人数落实到村组及农户。因地制宜地选择水源,采用集中式或分散式供水方式,满足农村饮水安全的用水要求。

(4) 严格管理、完善制度。按照“四制”、“六制”的要求,切实加强建设和施工质量管理,严把"设计关、资金关、材料关、施工关和验收关"等,实行工程建设的规范化管理。

为规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保障工程顺利实施,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卫生部和财政部等部门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的通知》、《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办法》、《村镇供水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和《村镇供水工程管理规程》等。

2  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 1  部分省市人均实际投资高,市、县两级财政配套困难

现行的人均投资标准是以2005 年为价格水平年测算的,工程实施三年来物价连续上涨,特别是2007 年下半年以来物价水平上涨过快,造成工程建设人均投资有较大幅度提高,许多工程项目因此而难以实施。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投资由中央、地方和受益农户共同负担“, 十一五”期间计划投资655 亿元,中央财政、地方配套、受益农民自筹分别占总投资的49 %、41 %和10 %。因各地区经济实力差异较大,市县资金配套的到位率也差别很大,从调研数据统计分析,全国市、县两级配套资金约占地方应配套资金的21. 2 % ,不足应配套资金的一半;全国平均群众自筹资金比例约为26 % ,远高于建设要求的10 %。

2. 2  前期经费不足,技术力量薄弱,工程建设困难大

根据统计, 各省实际前期工作经费仅占工程总投资的1. 5 % ,与实际需求相差较大。除北京、浙江、广东较高外,其他各省在0. 2 %~3. 1 %间,小于、等于1. 0 %的省约占1/ 2 以上。全国2/ 3 的省级水利部门具体从事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人员仅1~2 人,县级水利部门技术人员更少,力量更是薄弱,对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人员待遇低,难以留住较高素质人员。

在技术咨询、人员培训、前期工作组织、项目评审评估以及检查验收等方面经费和技术力量的不足,给工程建设带来一定困难。

2. 3  部分工程尚未建立良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持续发展(姚彬 王一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