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600m3/s 以下流量对黄河下游影响综合分析(钱胜 廖晓芳 韦诗涛)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310下载274次收藏
  [摘要]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进入下游河道的水沙条件、下游河道的边界条件包括河床组成都产生了新的变化,花园口2 600m3/s 以下流量的水沙过程在下游河道的冲淤特点将会有怎样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水库调度有什么新的要求,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另外,随着下游河道主槽过流能力的提高,黄河下游引黄涵闸引水条件也发生了变化,目前小浪底水库控泄花园口流量两极分化的要求与黄河下游供水、灌溉等兴利方面是否适应,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黄河下游 小浪底 流量

1 前言

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在下游防洪(防凌)减淤、河道淤积态势改善、工农业生产及河道生态用水以及增加发电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不同流量(包括2 600m3/s以下流量)下游河道冲淤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从充分利用下游河道输沙能力,减少下游河道尤其是山东河段的淤积的角度出发,对小浪底水库的运用提出了要求。

本文以实测资料分析为主要技术手段,结合数学模型计算,重点分析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2 600m3/s 以下流量下游河道输沙及冲淤特性尤其是春灌期对下游河道冲淤的影响;分析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下游河道引水引沙特点,分析引水引沙对河道冲淤的影响;分析2 600m3/s 以下流量水沙过程下游沿程流量变化特点;分析2 600m3/s 以下流量对主槽过流能力及灌溉、供水的影响,为优化小浪底水库调度运用提供依据。

2 2 600m3/s 以下流量对黄河下游影响综合分析

小浪底水库的开发任务是以黄河下游防洪(包括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除害兴利,综合利用。

2.1 下游河道减淤对小浪底水库调度的要求

2.1.1 小浪底水库运用前汛期2 600m3/s 以下不同流量下游河道冲淤情况

小浪底水库运用前汛期2 600m3/s 以下流量不同含沙量下游河道冲淤效率变化情况见表1。

从表1 看出,含沙量相同的条件下,下游河道冲淤效率随流量的增加而减小。含沙量小于20kg/m3,流量小于800m3/s,下游河道表现为淤积,但淤积相对较轻,淤积效率为0.95kg/m3;流量大于800m3/s 以后,下游河道冲刷,冲刷效率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流量大于1 500m3/s 以后冲刷效率增加明显。含沙量大于20kg/m3 后,2 600m3/s 以下流量下游河道基本表现为淤积,下游河道淤积效率随含沙量的增加而增加,含沙量50~100kg/m3,下游河道淤积效率达16.66~47.01kg/m3,含沙量大于100kg/m3 后,下游河道淤积效率达59.83kg/m3 以上。因此,从下游河道减淤方面考虑,含沙量大于20kg/m3 后,2 600m3/s 以下流量对下游河道的减淤是不利的。

2.1.2 1960~2006 年非汛期小黑小含沙量小于20kg/m3不同流量级冲淤情况

为了进一步分析含沙量小于20kg/m3 的水沙条件下游河道冲淤情况,统计1960~2006 年小黑小非汛期含沙量小于20kg/m3不同流量级水沙条件下游各河段冲淤变化情况,见表2,可以看出:

(1)流量小于600m3/s 的情况下,花园口以上发生冲刷,以下河段则发生淤积,由于流量较小,冲刷量和淤积量均不大。流量600~800m3/s,下游河道冲刷主要集中在高村以上河段,高村以下河段淤积,淤积重心逐渐下移至高村以下河段。

(2)流量为800~1 500m3/s 之间时,高村以上河段的冲刷和高村以下河段的淤积均明显增加。花园口以上河段冲淤效率-4.68~-6.15kg/m3 , 花园口至高村河段冲刷效率为-2~-4.19kg/m3,高村至艾山河段冲淤效率0.51~1.38kg/m3,艾山至利津河段冲淤效率达到3.67kg/m3。可见,此时高村以下河段尤其是艾山以下河段的淤积已较严重了。

(3)流量超过1 500m3/s 后,下游河道的冲刷发展到艾山,淤积重心完全集中在艾山至利津河段。

2009 年第3 期黄 河 规 划 设 计总第149 期钱胜等:

2600m3/s 以下流量对黄河下游影响综合分析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非汛期下泄流量越大,对高村以上河段冲刷越有利而对高村以下河段减淤越不利,特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2600m3/s 以下流量对黄河下游影响综合分析(钱胜 廖晓芳 韦诗涛)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