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析水景水质的保护与管理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060下载197次收藏
  1 人工水景目前的状况

目前大多数的小区在规划设计中都考虑到了水景水质日常的维护,但大都是通过单一的手段来处理,或物理,或化学,因而造成了前期投资大,后期运行费用多,成效却不显著的结果,水体的水质不稳定,或时而藻类泛滥,或时而水发黑发臭,蚊蝇滋生,并且整个水景常有人造的痕迹。

2 人工湖、景观水的水处理方法

2.1物理方式

(1)引水换水方式

当水体中的悬浮物(如泥、沙)增多,水体的透明度下降,水质发浑。可以通过引水、换水的方式,稀释水中的杂质浓度,以此来降低杂质的浓度但是需要更换大量的水,而水资源在我国是相当的匮乏(深圳有过之而无不及),势必要浪费宝贵的水资源。

(2)循环过滤的方式

在水景设计的初期,根据水体的大小,设计配套的过滤沙缸和循环用的水泵,并且埋设循环用的管路,用于以后日常的水质保养。如果水体面积较大,必定延长循环过滤的周期,使水质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与引水、换水相比较,虽然减少了用水量,但日常的电能耗费增加了,同时也增加了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的费用。

2.2化学方法

投加杀菌灭藻剂

敞开式的水体,在阳光的照射下,会使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布满整个水面,不仅影响了水体的美观,而且挡住了阳光,致使许多水下的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水中的污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水质恶化,发出难闻的恶臭,水也变成了黑色。

投加化学灭藻剂,杀死藻类。久而久之,水中会出现耐药的藻类,灭藻剂的效能会逐渐下降,投药的间隔会越来越短,而投加的量会越来越多,灭藻剂的品种也要频繁的更换,对环境的污染也在不断地增加,而这种污染会影响我们的下一代。

所以说用化学的方式处理水质,虽然是立竿见影的,但它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

2 .3微生物(生态水处理)

生物界菌种的种类繁多,都有着相当复杂的生理特性,例如有固氮菌、嗜铁细菌、硫化细菌、发光菌等等,这些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离开了它们自然界将堆积满动、植物的尸体,到处都是垃圾。

在水生生态中,作为分解者的微生物,能将水中的污染物(包括有机物,某些重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析水景水质的保护与管理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