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时代的河流伦理(余谋昌)
余谋昌:生态文明时代的河流伦理
河流伦理,从2004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李国英主任提出“黄河生命”概念开始,成为一个新的伦理领域。传统伦理是社会伦理。它从“道德”的角度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因而只对人讲道德。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原子弹爆炸,对人、社会和自然造成严重破坏,爱因斯坦等科学家意识到,科学和学者应当为此承担责任,从而提出“科学伦理”的问题。20世纪中叶,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在探讨环境问题的根源时,学术界提出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或负面作用的问题,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受人文精神的约束,需要受一定的伦理道德约束,以尽量避免它的负面作用。科学伦理学、生态伦理学、工程伦理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河流伦理属于生态伦理,主要涉及正确处理和调节人与河流生命的关系,以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河流作为自然生态系统,是生命有机整体,是有生命的。“河流生命”概念的提出,表示把人类对河流的态度和行为提到道德的高度,提出“河流伦理”的问题。
河流伦理,它的主要特点是人类道德对象的范围扩展到人与河流的关系。它的主要目标是发挥道德功能调节人类行为,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持续发展,维护河流生命的整体性。
依据“河流生命”概念,河流伦理的主要原则是:
1.尊重从而爱护河流生态系统。它在河流伦理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它的最高行为原则,又称命令性原则。
2.保护河流生态系统。如保证河流的一定流量,保护河流内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保护沿岸生态系统;反对损害河流生态系统的行为,如反对掠夺性开发河流生态系统,反对污染和伤害河流生命。这是河流伦理的禁止性原则。
3.保护和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发展。人类需要开发利用河流资源,它引起河流生态系统变化,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们对河流的活动符合生态规律,开发利用河流资源的行为限制在生态承载力的限度内,那么人类活动不会对河流生命造成破坏;而且,通过科学的生态设计和实践,可以保护甚至提高河流生态系统的生命力。这就是把河流活动的经济学原则与生态学原则结合,既实现经济效益又实现生态效益的原则。
河流伦理的具体原则,我们以水利工程伦理为例。
水利工程伦理,又称为水利水电工程师伦理。河流伦理在水利工程的运用,又称水利工程生态伦理。它的主要特点是,道德对象的范围,从水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扩展到流域的所有人,扩展到子孙后代,扩展到整个河流生态系统。它的主要原则是:
1.社会公平和环境公平原则。水利水电工程利益公正平等分配,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有重大的利益和风险、权利和义务关系,正确处理这种利益和风险、权
生态文明时代的河流伦理(余谋昌)
本文2010-03-12 22:08:15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3187.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