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城市河道治理探讨(张敏君)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901下载272次收藏
  摘要:城市河道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对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优化城市景观、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威海市区九条主要河道治理情况,对城市河道治理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对策措施。

关键词:城市河道综合治理

水环境是人类文明、生态文明的一面镜子,自古以来人们就有着浓厚的“水情结”,喜欢逐水而居,滨水而栖,特别是对于常年生活在“水泥森林”的都市居民来讲,拥有一个优美和谐的水环境更是一种强烈的渴望。在城市中蜿蜒流淌的条条河道,不但是防洪排涝的重要通道,也是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要素和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平衡,关系着广大市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品质。建设人水和谐的河道生态系统,打造水生态良好、水景观优美、水文化丰富的亲水型宜居城市已成为许多城市的发展目标。

1、威海市区河道概况

以“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著称于世的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内无大江大河,外无客水入境,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境内的大气降水。城区河道属半岛边沿水系,为季风区雨源型山溪河流,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暴涨暴落。河道河床狭窄,上游多为自然冲沟,河道下游入海口河道宽度多为10~20米左右。河道水源靠季节性降水补给,径流量季节变化性大,正常降水年份,多数河道夏、秋两季有水,冬、春两季干涸。市区现有9条主要河道,分别为钦村河、涝台河、城南河、竹岛河、戚家庄河、望岛河、海峰河、渤海河、徐家河(包括其支流岳家河、天东河、曲阜河、宋家洼河、凤林河、冢里河,汇流至九龙河),总长度45.85km,流域面积92.35km2。

2、河道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2.1治理情况。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河道生态系统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脏、乱、差问题日益突出。在河道治理和管理过程中,由于过于强调防涝、泄洪作用,而忽视了生态、景观等其它功能,导致河道成了毫无生机与活力、缺乏美感的“水泥排污沟”、“臭水沟”,既有碍观瞻、破坏城市形象,更影响了沿河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居民们深受其扰,反响强烈。为加快世界精品城市建设步伐,优化人居城市形象,近年来,威海市把河道治理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举措,于2008年将其列为市城建设重点工程的一号工程,组织对市区九条主要河道进行了大规模治理。此次治理突出截污治污为重点,威海水务集团在查清污染源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管网敷设、污水并网、雨污分流,先后投资1亿多元铺设污水管道近百公里,并网排污口300多个,每天约有2万吨排河污水得到了有效拦截,河流和近海海域水质实现了较大改观。

2.2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多年来特别是2008年以来各级各部门、单位的努力,威海市区河道和近海海域环境有了较大改观,但受种种因素限制,离预期治理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例如河道垃圾清理不及时,周边卫生死角多,影响环境质量;河床淤泥大量沉积,沉砂池等设施清理不及时导致泥沙堵塞,既造成河水黑臭,又影响防涝泄洪;部分区域雨污混流,乱排污水行为时有发生;大多数河道采用混凝土垂直护岸及混凝土河道衬底,视觉空间单一,植物覆盖性差,缺乏景观观赏性。

3、河流管理体制理顺

威海市区河道管理长期实行属地负责、归口管理,清淤归市政、垃圾归环卫、排污归环保、截污归水务、绿化归园林,各区负责辖区内的河道管理。2009年8月,威海市对市区河道的管理责任分工进行调整和理顺,建立健全河道管理长效机制,对市区范围内河道防汛清淤、卫生保洁、排污整治、河岸景观绿化和设施维护管理等全面实施环境管理,并建立日常检查考核机制和责权利相统一的投资分担机制,市财政每年拨付465万元经费用于河道整治。

3.1市区9条主要河道的事权划分。

将市区钦村河、涝台河、城南河、竹岛河、戚家庄河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城市河道治理探讨(张敏君)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