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海河流域农村地下饮用水源污染研究(戴乙 王立明)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065下载155次收藏
  摘要: 饮水安全问题是当今全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由于原生地下水质问题较为普遍、次生污染逐渐加重等, 海河流域因水质不良而导致饮水困难、危害群众身体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且主要存在于使用地下水源的农村。通过对海河流域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地下饮用水源污染调查研究, 指出海河流域地下水污染主要原因、污染类型和分布情况,提出一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办法, 旨在为彻底解决海河流域饮水安全问题提供帮助。

关键词: 地下饮用水源; 污染; 研究; 海河流域

中图分类号: tv21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 7328( 2007) 04- 0016- 03

1 海河流域地下饮用水源水质基本情况

海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72 亿m3, 其中地下水249 亿m3。2001 年全流域总供水量392.0 亿m3, 其中地下水占68.3%。流域总人口1.24 亿, 农村人口占72%, 农村生活用水基本上为地下水。

根据历史资料初步分析, 海河流域浅层地下水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分布区域约占全流域平原( 包括山间盆地) 总面积的70%。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浅层地下水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硬度、矿化度、氟化物、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等, 水质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原生水质较差和次生污染严重。

1.1 原生较差水质分布情况

海河流域地下饮用水源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水质类型主要有: 苦咸水( 矿化度>2 g/l) , 高氟水( 氟化物>1 mg/l) , 高砷水( 砷>0.05 mg/l) , 三者分布总面积约5.8 万km2, 占流域平原( 包括山间盆地) 总面积的40%, 其中苦咸水3.48 万km2、高氟水2.71万km2、高砷水0.05 万km2。

苦咸水主要分布在流域中部及滨海平原, 涉及河北的沧州、衡水, 山东西北地区, 天津大部分地区。高氟水主要分布在流域中东部地区、南部地区、滨海平原及山间盆地。涉及河北的邯郸、邢台、沧州、保定、廊坊、唐山, 山西的忻州、朔州, 河南北部及天津部分地区。

高砷水主要分布在山西朔州市应县和山阴县境内。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2000 年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启动全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以来, 各地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但由于广大农村地区人口分散、经济条件差、原生较差水质分布广等原因, 目前仍有835余万人因原生水质问题而存在不同程度饮水困难,分布面积约1.5 万km2, 主要分布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境内农村地区, 山西、内蒙、天津有少量分布, 见表2。

1.2 地下饮用水源次生污染情况

地下水次生污染主要由河道污水入渗和污水灌溉造成, 主要污染物为硝酸盐、挥发酚以及铁、锰等重金属。

根据水质监测资料分析, 海河流域除山区河流水质较好外, 平原河流水质大多常年为劣Ⅴ类,cod、氨氮、挥发酚等多项指标严重超标。常年流淌的污水造成了河道两侧浅层地下水的逐渐污染。目前海河流域浅层地下水受地表污水污染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卫河、卫运河、沧浪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海河流域农村地下饮用水源污染研究(戴乙 王立明)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