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从应急调水实践论东平湖向小清河长期调水补源可行性(王洪春 格立民)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739下载162次收藏
  [摘 要] 对小清河污染情况和调水补源必要性进行了介绍,通过小清河和2009年9至11月东平湖向小清河应急调水补源实践的效果,再次验证了东平湖水资源在山东省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潜在的优势和在黄河下游水资源调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东平湖作为小清河长期补源水源地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结论。

关键词:小清河;补源;治污;东平湖

为改善小清河污染的水环境,迎接全运会在济南召开,2009年9至11月,山东省实施了小清河应急调水补源,改善了沿线城市生态水环境,实现了流域生态向良性转化,支持了全运会胜利召开,引起强烈的社会效应,验证了从东平湖向小清河长期调水补源的可行性。

一 小清河污染危害及治理现状

(一) 小清河污染概况

有近900年历史的小清河发源于济南市泉群之水,穿济南市自西向东流经淄博、滨州、东营、潍坊,于寿光市羊角沟入海,全长237公里,流域面积10336平方公里。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小清河成为沿岸城市的排污通道,水体沿途遭受严重污染,小清河变成了“小黑河”,大量污染物通过小清河进入莱州湾,河流水体及入海口海域的水环境严重污染,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水产资源锐减,物种减少,严重污染河段水生物绝迹。

小清河曾有过长达800余年的通航历史,它于1137年正式通航,可从莱州湾直达济南,是山东省唯一河海通航、水陆联运的河道。由于水源不足,成为季节性河流,自1996年起断航。

据《2007年山东省环境状况公报》,小清河干流9个断面中,只有源头1个断面水质符合Ⅲ类标准,其它8个断面水质均劣于Ⅴ类标准;支流13个断面中,除一个断面水质符合Ⅰ类标准,其它12个断面水质均劣于Ⅴ类标准,属于重度污染。在污染、缺水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小清河的健康生命遭到严重威胁,居于频临死亡的边缘。

(二)小清河调水补源必要性

近年来,小清河的污染与治理引起山东省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2003年济南市专门编制并于2007年11月启动了小清河综合治理规划。根据该规划,小清河干流治理后可以完全达到汛期城市排洪与除涝的目标。但由于没有水源补给,治理后仍难以改变非汛期河道的水污染问题。解决小清河的补源问题,即从周边流域调水入小清河改善其水环境,成为实现小清河的综合治理目标,恢复其健康生命的的关键。

二东平湖应急调水实践

(一) 应急调水的组织实施

2009年9月4日,济南市政府向山东省政府呈送了《关于国庆节和全运会期间实施小清河应急调水补源措施的请示》,贾万志副省长批示后,省政府办公厅召集紧急会议专题协调,确定9月29日至11月18日按日放水5立方米每秒流量从东平湖向小清河调水补源,调水总量约2000万立方米。

9月29日10时,开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济平干渠东平湖渠首闸,东平湖水沿90公里长的济平干渠自流北上,在济南市西南部经睦里闸进入小清河,至11月18日16时关闸,历时51天,调水总量0.23亿立方米。

为确保调水任务的完成,东平湖管理局强化水量调度工作,在确保防洪安全前提下,适当抬高东平湖蓄水位,9月中旬控制在接近汛限水位42.00米运行,开闸调水时东平湖水位已升至42.16米,提前储备了充足的水量。东平湖管理局成立了专门调水组织,安排昼夜值班,对调水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定时测报过闸流量和调水总量,保证了按照计划水量调水。

山东省南水北调建设管理局加强了渠首闸和济平干渠沿线工程的巡查管理,确保了应急调水的畅通无阻。

(二)应急调水效果

应急调水为濒临死亡的小清河注入新鲜血液,河流生命得到健康延续。

1、河道水质明显改善

调水前,小清河流域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仅为9.1%,流域总体水质状况除源头外,其它监测断面均为劣Ⅴ类水质。

调水后,清澈透明的东平湖水进入小清河,将原来的污水水体冲向下游,流入大海,各种污染物浓度大幅下降,河流水质达到了省控标准。污浊、黑臭、变色的水体变为清澈、透明、清新,水质从劣Ⅴ类转化为Ⅲ类,生物多样性功能得到恢复,入海口海域经济鱼类回游,河流健康生命得以延续。

2、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调水前,河道水体污染严重,水生物不能生存,城市排污形成的化学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物等对周边污染影响严重,臭气熏天,人们避而远之。

调水后,小清河生物多样性功能得到恢复,重现了水流清澈见底、鱼虾成群、群鸟飞翔的景色。前期已经完成综合治理的河段,两岸成为观光、垂钓的休闲场所,美丽、清洁,适宜旅游、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亲水平台,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

3、实现了经济性、带动性的统一

小清河穿越济南市天桥区长达10.3公里。因污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从应急调水实践论东平湖向小清河长期调水补源可行性(王洪春 格立民)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