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海河流域跨省河流水量分配的基本思路(何杉 邹洁玉)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807下载231次收藏
 

摘要: 在海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中, 海委决定开展滦河、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拒马河、滹沱河、漳河上游、岳城水库、卫河( 含卫运河、漳卫新河) 等10 条主要跨省河流( 水库) 的水量分配规划方案编制工作, 着手调整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形成的海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格局, 以适应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新的水资源情势, 保障流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促进节水, 推进生态修复。通过分析当前和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海河流域的水资源状况, 提出了编制跨省河流水量分配规划方案的基本思路, 包括存在的问题、分配原则和基本方法。

关键词: 海河; 南水北调; 水量分配

water allocation of province- boundary r iver s in the hai river basin//he shan, zou jieyu

abstract:in the revision of hai river basin comprehensive planning, ten province - boundary rivers of luan, jiyun,chaobai, beiyun, yongding, juma, putuo, upstream of zhanghe, yuecheng reservoir and wei (including wei canal and zhangweixin) are included for water allocation planning. it aims at change the pattern of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since 1980th and suits for the new situation of water diversion by south - 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ensuring harmoniz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basin by promoting water conservation and ecological recovery. basic thoughts, principle and methods are proposed for the planning.

key words: hai river ; south- north water diversion; water allocation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 1123( 2008) 05- 0043- 04

一、海河流域当前的水资源配置格局

1.1980 年以来的水资源情势

海河流域自1980 年以后进入枯水期。与1956—1979 年多年平均相比, 海河流域1980—2000 年多年平均降水量减少11%, 地表水资源量减少41% 。出现了1980—1984 年、1992—1993 年、1997—2006 年等3 个流域性的连续枯水期, 其中1997—2006 年海河流域经历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长的连续10 年枯水期, 在历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

海河流域自20 世纪80 年代初以来通过加强节水和产业结构调整,加上水资源条件制约, 总供用水量一直在400 亿m3 上下波动。但供用水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 在供水方面,地表水比例下降, 地下水增加; 在用水方面, 城市比例增长, 农村下降。

2.主要配置措施

为应对城市供水紧张局面, 1980年以后, 中央和流域内各省( 直辖市)采取了一系列水资源配置措施, 总的配置方向是将水资源( 特别是地表水资源) 从农村配置到城市, 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 山区) 配置到发达地区( 平原) 。主要配置措施有3 个方面:

一是新建城市水资源配置工程。自1980 年以来, 先后兴建了潘家口、大黑汀、桃林口、大浪淀等以城市供水为主的大型水库和一批中型水库, 兴建了引滦入津入唐、京密引水、引青济秦、引黄济冀等一系列城市引水工程。城市地下水水源地也在不断增加。这些工程措施大大提高了城市供水保证率。

二是从规划和管理角度保障重点地区供水。调整水库供水方向, 将原来主要承担农业供水任务的密云、官厅、于桥、岳城等水库的水量全部或部分转供城市。实施了《21 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 2001—2005 年) 》, 在密云、官厅水库上游大力开展节水、治污和水土保持。在建设项目审批和取水许可管理上,限制城市重要水源地上游用水增加。

三是采取了一系列应急调水措施。海河流域2000 年以来应急调水活动大大增加, 实施了4 次引黄济津应急调水, 连续5 年开展了晋冀两省永定河、潮白河上游向北京官厅、密云水库集中输水工作。

3.现行的水量分配方案

海河流域的滦河、漳河、永定河水量分配方案是经国务院正式批复的。另外, 以纪要、规划、协议形成的水量分配方案有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潮白河上游、泃河、拒马河等。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水利电力部关于引滦工程管理问题报告的通知》( 国办发〔1983〕44 号) 规定, 滦河潘家口水库可分配水量( 1956—1979 年水文系列) 19.5 亿m3 时( 75%供水保证率) , 天津与河北各按50%进行分配。

《国务院批转水利部关于漳河水量分配方案请示的通知》( 国发〔1989〕42 号) 规定, 扣除上游消耗水量后, 年水量按浊漳河红旗渠首河段、清漳河匡门口来水量及观台以上区间来水量之和扣去岳城水库弃水进行分配, 河南、河北两省分水比例定为48%、52%, 枯水年各为50%。

《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 国函〔2001〕53 号批复) 规定, 河北省平水年进入官厅水库水量为3 亿m3,潮白河进入北京的水量为6 亿m3。《永定河干流水量分配方案》( 国函〔2007〕135 号批复) 规定, 山西省正常年份出境水量1.2 亿m3。

另外,《国务院批转关于解决天津城市用水问题的会议纪要的通知》( 1981 年) 对京、津、唐城市用水作出统筹安排, 规定在遭遇严重枯水年份时, 密云和官厅水库应首先保证北京用水; 兴建引滦工程向天津和唐山城市供水。

4.当前存在的问题

以上一系列措施基本保障了海河流域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城市用水, 但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3 个方面:

一是农村用水受到压缩。如密云水库1980 年供农村水量占总供水量的85%, 官厅水库占30%, 到2001 年后完全停止向农业供水。

二是平原生态受到破坏。平原主要河流已有约60%干涸, 主要湿地水面面积比20 世纪50 年代减少了80%, 12 个主要河口的入海水量比50年代减少90%, 平原形成了大面积的地下水超采区。

三是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用水受到制约。为保障平原城市供水, 对山区,特别是重要城市水源地上游的山区用水, 在建设项目规划和取水许可审批方面进行了限制。

二、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的水资源情势

1.工程格局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东线及其配套工程, 与现有的引黄工程、当地水资源配置工程、新建的引黄入晋北干线以及非常规水源工程, 组成了海河流域未来的供水工程格局。

2.配置原则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和《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提出的海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总原则是: 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优先使用长江水, 近期在保障受水区城市用水的同时兼顾农村和生态用水。这就意味着受水区将大幅度减少当地水的使用, 有条件将当地水重新配置给农村和生态; 随着平原对山区水资源依赖程度下降, 山区或非受水区可适当增加当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以支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在近期受水区城市用水尚未达到长江水分配水量时, 南水北调工程要兼顾平原农村和生态供水。

实现以上配置原则意味着要完成以下两方面的重要工作: 一是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必须优先使用长江水。做到这一点, 必须解决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海河流域跨省河流水量分配的基本思路(何杉 邹洁玉)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