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环境报》:推进历史性转变探索环保新道路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207下载229次收藏
  #trs_autoadd_1228097020078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8097020078 p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8097020078 td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8097020078 div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8097020078 li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json-- {"":{"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编者按 环境保护部近日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解放思想大讨论会议。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环境影响评价司、污染防治司、自然生态保护司、核安全管理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境报社、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保护部西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的负责同志分别汇报了本部门、本单位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情况,并针对建立保障环保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有效的环境政策、法制,做好农村环保工作,加强环境监察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反映了解放思想的丰硕成果。本报特摘录会议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建立完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司长 杨朝飞

 

 

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是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的有益尝试,也是落实环境法律法规有关污染损害民事赔偿责任的一次历史性的突破。为了更好地推进这一制度,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转变观念,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环保事业的改革。在实践科学发展观时,应当提高各级环保干部对机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努力破除门户之见,放弃一些部门的权力和利益,努力树立大局意识、合作意识、服务意识。

 

二要弱化行政手段,更多地使用经济手段。要深入研究绿色税收、绿色贸易、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标志等环境经济政策,将环境保护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社会生产的全过程,从源头减轻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

 

三要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做到“说得清、摸得准、管得住”。

 

四要出台鼓励实施环境责任保险的有关政策。建议联合有关部门为环境责任保险制定系列优惠政策,包括将企业投保的费用在税前支出;将企业缴纳的排污费按一定的比例补贴企业作为投保的费用;建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专项基金,用于环境污染损害的超限赔偿;在今后开征环境税费筹集的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鼓励企业上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对保险公司经营环境污染责任险的营业税予以减免等。

 

五要加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法制建设。

 

创新机制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司长 翟青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正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强力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在新一轮的经济建设高潮中,如何将目前的环保工作形势保持并发展下去,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重要任务。

 

根据《环境保护部机关“三定”实施方案》,污染防治司的职责是“负责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和环境形势分析研究”。从“污染控制司”到“污染防治司”,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简单变化,更重要的是新形势下工作思路的转变。新的职责定位要求我们更加重视从源头预防污染,并从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全过程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今后一个时期,污染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不断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减少污染物产生为核心,以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为首要任务,以防治水、空气和土壤污染为重中之重,完善政策措施,依靠科技进步,注重宏观指导,强化综合协调,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落实目标责任,加大考评力度,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保新道路。

 

按照以上总体思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尽快实现4个转变:一是从以末端治理为主向以防为主、防治结合转变,切实落实让不堪重负的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再现生机的战略思想;二是从重污染治理的管理向重监督转变;三是从重规划编制向重规划实施的评估考核转变;四是从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

 

实现4个转变,需要统筹处理好6个方面的关系:一要处理好综合协调和统一监管的关系。二要处理好宏观指导和微观服务的关系。三要处理好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四要处理好国家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五要处理好统一部署和分类指导的关系。六要处理好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和破解难题的关系。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努力推进10项重点工作。一是组织开展全国污染防治形势分析,预测发展趋势,找准存在的问题,提出工作建议;二是对“十一五”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考核;三是抓好“十二五”专项规划编制的前期研究工作,提出分阶段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四是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饮用水源安全;五是推进区域空气污染联合防治;六是进一步加强土壤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七是创新海洋污染防治工作思路;八是进一步健全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九是研究拟定污染防治经济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十是进一步加强自身党风廉政建设。

 

 

正确处理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司长 祝兴祥

 

 

当前,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中国经济正面临着下滑的风险。“保增长”已成为现阶段宏观调控的最主要任务。因此,环评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快改革创新,正确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

 

把关和服务的关系。当前,环评要在严格把关的同时,着力做好对经济发展的服务。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着力提高服务效率,不断改善服务质量。特别是对于拉动效应强、环境污染轻的项目,要进一步做好服务,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尽快开工、尽快产生投资带动作用。

 

当前和长远的关系。着眼当前,就是要努力推动投资保持合理增速。立足长远,就是要着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推进节能减排。在“保增长”的进程中通过区别对待,推进投资结构调整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工作。

 

效率和质量的关系。面对投资下滑趋势,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提高环评工作效率。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要注重环评质量,坚持统筹兼顾。

 

“点”和“面”的关系。必须把“面”上的环境准入原则和当地具体的资源环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灵活结合起来,对“点”上可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发展到什么程度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环评管理要求。

 

在环评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还要看环评对经济发展的控制、调节和支撑能力,实质就是环评“如何做好”的问题。我们体会到,在环评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历史性转变,必须更好地落实“七项承诺”,加快工作理念转变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一是坚持创新理念,从过于单纯注重环境问题向综合关注环境、健康、安全和社会影响转变。二是坚持“严格审批、强化验收”,推进环评管理方式改革。三是坚持“便民高效、公开透明”,推进工作机制改革。四是坚持“接受监督、廉洁自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创新。五是坚持“公平公正”,加快推进环评机构管理体制改革。

 

 

切实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

 

环境保护部核安全司司长 刘华

 

 

从环境保护部及国家核安全局现有能力看,与核能、核技术的快速发展极不适应,存在诸多问题,与国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中国环境报》:推进历史性转变探索环保新道路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