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哪些思维创新?(刘鸿亮)
美国暴发了次贷危机,而且不断向世界各国蔓延。
为了应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国家加大了投资拉动力度,环评项目大幅增加。在这种形势下,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新的思维模式,实现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跨越。
为何要改变思维模式?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对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对客观存在事物的规律性和内在联系的把握,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意识也在改变。我们倡导的解放思想,一方面要改造我们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身的觉悟和素质,另一方面要学习科学发展观,冲破旧观念的禁锢和束缚,把主观世界的思维意识与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结合起来,克服“惯性思维”,建立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思维模式。
20世纪一个重要的发现,是人类对自己生存危机的发现。正是有了这个发现,人们才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它要求人们不仅要顾及今天自身的利益,还要顾及子孙后代的利益;不仅要顾及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的利益,还要考虑到全球问题,顾及到所有人的利益;它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顾及自己,还要顾及他人;不仅要追求物质的享受,还要追求精神情操的高尚等。这样,它就要求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人口以及科学、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由于直接涉及到人与人、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既得利益的冲突和调整,所以,在真正实践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绝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说到底,它涉及到人的世界观、发展观、价值观等问题,它要求人们不仅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为此,我们必须建立新的思维模式。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建立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思维模式
1.把经济与环境看成是融合的统一体,建立“经济与环境融合”的思维模式,深层次解决经济与环境的发展问题
现代经济发展的事实无可争辩地证明:要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就要为其寻找科学的动力和坚实的基础。这一科学的动力和坚实的基础,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关键在于实施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控制,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这一目标就是环境保护宗旨的重要体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目标的一致,证明了实施“融合策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从观念来讲,我们要实现从单纯经济增长向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升华。这就是要树立“经济与环境融合观”,这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出发点。
系统的有序性是系统内诸要素的协同作用所形成的,协同作用是任何一个复杂系统都具有的一种自组织能力,也是形成系统有序结构的内部作用力。协同导致有序,这在人类社会的各类系统中普遍存在。例如,在解决太湖污染问题时,涉及到中央有关部门地方有关机构及许多研究单位和企业,采用“协同”思维的模式,从经济发展入手解决环境问题,不但发挥了各自优势,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系统的协同作用不是一两次合作就能体现的,而需要不断在运动中在新的层次上进行新的协同。
最近一个时期,发达国家因环境因素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我
《中国环境报》: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哪些思维创新?(刘鸿亮)
本文2010-03-12 21:16:14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298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