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环境报》:探索环保新道路 开创治污新局面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551下载185次收藏
  #trs_autoadd_1235698691421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5698691421 p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5698691421 td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5698691421 div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5698691421 li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json-- {"":{"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编者按

 

2月23日—2月25日,全国污染防治工作现场会在上海举行。会议全面回顾总结了“十一五”以来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深刻阐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新形势下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挑战,明确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总体思路,对“十一五”后两年的污染防治工作任务做出了明确部署。会上,来自北京、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市)环保局(厅)的代表作了典型发言。本报今日特摘录他们的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多措并举治气 办好绿色奥运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获得了巨大成功。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明显,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刷新了北京市10年来同期空气质量的最好纪录,全面兑现了绿色奥运的郑重承诺,为运动员创造了优良的比赛环境,确保了奥运会、残奥会的顺利召开。自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7年多来,北京为保障奥运会空气质量良好,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把兑现申奥环保承诺作为根本目标,坚持“绿色奥运”理念,加强总体规划和统筹部署。北京市提出了“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和实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把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实施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7年来,北京市组织制定并实施了8个阶段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先后投入1200多亿元用于污染治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奥运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加强首都大气环境科学研究,突出以污染减排为抓手,狠抓重点污染治理。组织开展了空气质量达标战略、区域大气污染物防治等多项重大课题研究,为制定大气污染防治对策提供了依据。针对北京大气环境污染复合型、压缩型特征,始终把污染减排作为重要抓手,狠抓重点污染治理。首先是改善能源结构,加强煤烟型污染治理。中心城区1.6万台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完成清洁能源改造,天然气供应量从2000年的11亿立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47亿立方米。其次是严格新车排放标准,加强机动车污染控制。分别于2002年、2005年、2008年执行国Ⅱ、国Ⅲ、国Ⅳ机动车新车排放标准。再次是调整工业结构,加强工业污染控制。2001年以来,调整搬迁了市区144家污染企业,关停了郊区所有水泥立窑、砂石料场和黏土砖厂、东南郊地区所有化工企业、二热和三热的重油燃煤发电机组。同时,严格施工管理,加强扬尘污染控制。

 

三是突出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完善大气污染排放标准,促进污染减排和引领减排技术升级。发布实施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等18项地方环境标准,污染物排放限值逐步与国际接轨。通过实施严格的排放监测、监管,有效控制了污染增量,削减了污染存量。

 

四是研究建立奥运空气质量保障方案,健全各种保障机制,确保奥运空气质量保障万无一失。环境保护部和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6省、区、市成立了奥运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协调小组,共同制定了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措施,获得国务院的批准。环境保护部和北京、天津、河北还共同制定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空气污染控制应急措施》。成立了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领导小组,组织建成了以地面监测为主,以激光雷达、卫星遥感等科技手段为补充的立体监测网络,全面开展奥运期间空气质量监测、预测工作。采用多模式集合预报方式,对次日和中长期空气质量状况进行分区域、分时段滚动预报,为空气质量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五是广泛开展绿色奥运宣传,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绿色奥运氛围。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国内宣传活动,通过“少开一天车”、有奖举报、建言献策等活动,有效推动公众参与。在正确的宣传教育引导下,北京市民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环境意识明显增强,积极参与到各项环保活动中,对北京环保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

 

治污抓好重点 奖惩落到实处

 

山西省环境保护局

 

面对严峻的工业污染防治形势和残酷的污染现实,山西省委、省政府痛定思痛,向污染宣战,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攻坚克难的勇气,采取超常规的举措和严厉的制裁手段,掀起了环境治理的风暴。

 

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

 

山西省将加强工业污染防治作为节能减排的突破口,制定规划,完善措施,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环保也是政绩”已成为山西各级党委、政府的共识。

 

针对工业企业集中分布于重点区域、流域的特点,山西省实施了以工业污染治理为重点的“蓝天碧水工程”,3年环保投入累计达375.3亿元,其中,工业污染治理投入达201.8亿元,极大地提高了污染防治能力,促进了全省环境质量的显著改善。实施“一山一河”生态治理工程,对太原西山地区180余家污染企业进行集中整治,对汾河干流沿线490家重点工业企业实施分类处置,有力地推进了重点城市、重点区域和流域工业污染防治进程。

 

为了让各级政府承担起环保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在山西省制订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指标体系中,污染减排指标考核权重占绝对优势。通过签订政府目标责任书,强化“四合一”年度考核,将环保目标责任制、污染减排、蓝天碧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任务指标等,作为推动各级政府落实环保责任的重要内容。在2008年“区域集中整治”过程中,省政府首次召开由部分县、市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科学发展座谈会,严肃指出重点县、市的突出环境问题,要求限期解决,逾期问责。

 

严格执法 综合治理

 

为推进工业污染治理,省政府颁布了《山西省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办法》,省人大制定了《山西省重点工业污染监督条例》,为工业污染治理提供执法依据和法律支撑。2008年,山西省开展了工业企业污染防治设施建设攻坚战,推进了9208家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进程。山西省建立了由铁路、电力、银行等14个部门参与的环保统一战线,联合出台了20多项环境执法新政策,对3000余家环境违法企业采取了停贷、停电、停运等措施;先后对违法排污现象严重的10个市、县实施区域限批;对1500余家高污染企业和设施实施了环境污染末位淘汰。建成全国第一家工业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

 

山西省先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环保专项执法行动,关停各类违法排污企业和设施7816个,查处违法案件1.3万余件,执行罚款1.79亿元。依法加强排污费征收工作,3年全省征收排污费累计达66.9亿元,位居全国第一。

 

严格约束性指标,强力推进工业企业污染减排。提高重点行业、企业环境准入门槛,严格项目审批;出台《山西省生态功能区划》,依法推进规划和区域环评;科学测算环境容量,对所有县(市)实施以容量为基础的总量控制制度。依法推进25个区域和规划环评,对757个规模以上项目实施了总量置换,否决了投资近千亿元的“两高一资”项目。

 

强化考核 问责奖惩

 

山西省对以工业污染防治为重点的环保工作绩效实行问责制、奖惩制和“一票否决”制。先后对80名未认真履行环保职责、当地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有关责任人进行了责任追究;否决了72个单位和个人评先评优资格。省政府决定从2009年开始,对环境质量改善显著的市县分别给予50万元~300万元、200万元~1000万元奖励及环保能力建设资金;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后10位、退步幅度排名前10位的,予以通报批评,政府主要领导不得参与评奖、评优,连续两年或3年通报批评的,对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直至予以行政处分,进一步将环保奖惩制落到实处。

 

参与宏观决策 推进污染减排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

 

加强环境保护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中国环境报》:探索环保新道路 开创治污新局面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