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南漳浊水事件的思考与启示(傅涛)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055下载280次收藏
  2009年6月1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以“自来水何以浑浊”跟踪报道了南漳县自来水的浑浊事件,显示了社会对自来水服务质量的高度关注。透过事件本身,交流一下事件背后的思考和启示。

一、供水服务的公共责任缺失

南漳,一个湖北省普通的县,像中国大多数的县城一样,其自来水公司过去就是一家县直属企业。2002年,因为亏损严重而进行“改革”。用其现任副县长在焦点访谈的话说,县政府将自来水当作一个包袱,“当时包袱特别重,如果不卖的话,可能政府背也背不起。”

但是,政府将自来水服务推向市场并非摔掉了包袱。城市供水是一项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无论以任何方式提供,都不能免除政府责任。遗憾的是这一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的最基本的原则,在现实的改革中被普遍迷失。

正是2002年,建设部开始推动包括供水在内的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其目的是通过市场机制的引入,融资资金,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在建设部2005年的《监管办法》中进一步强调了政府责任,遗憾的是,供水领域依然存在着普遍的政府责任缺失,这种缺失越是基层的政府越是普遍。因此,这种事件在南漳县发生并不偶然。接下来发生的政府缺位事件也许更多。

二、政府责任并不意味政府亲为

有一种假设,如果2002年政府没有将自来水公司卖给浙江浦峰集团,而是仍然维持国有经营。就算自来水公司现在没有因为负债而破产,由于仍然没有相应的资金建“沉淀池”、“消毒设施”以及目前还不知道的其他设施缺失,在面临目前同样的原水压力之下,水质有可能会更加浑浊。

大量案例证明,如果有了政府自己经营公司的障碍,这种水质不达标的问题甚至都不会让社会知晓。事实上,自来水水质问题并非个别现象,改革了的供水企业有,不改革的供水企业更多,只是传统模式下被媒体曝光的少些。

三、水质与设施能力的巨大反差

为什么自来水水质会下降?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看。

首先,自来水服务水平很大程度依赖原水水质。随着中国城市化发展、农业工业化的升级,供水水源受到越来越大的污染,原水合格率逐年下降。政府公告中,大中城市的原水合格率约70%,中小城市则更低。大量的“三致物质”(致癌、致突变、致畸形)物质,以及有毒有害的溶解性有机物进入了水源。

一方面原水水质下降,另一方面我们的自来水公司停留在很低的水平之上。水处理设施因为资金缺乏并没有得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南漳浊水事件的思考与启示(傅涛)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