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建设期盼法律护航——内蒙古、吉林农田水利建设专题调研采访记
为了推动中央保增长、调结构、重民生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中央政府投资的六个方面安排中,选择了保障性住房建设,教育、卫生等方面民生工程,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农田水利建设等四个方面组织开展专题调研。
内蒙古、吉林两省区贯彻中央精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等方面的情况,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农田水利建设专题调研组的调研重点。
落实投资计划 农田水利建设开局良好
去年以来,内蒙古、吉林两省区按照中央投资总体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内蒙古明确将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300万亩作为2009年政府工作重要目标,把农田水利建设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吉林省不仅出台了《关于加强水利建设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十五”期间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向水利倾斜的重大政策,省人大常委会还颁布出台了《吉林省农村水利管理条例》,把农田水利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对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提供了制度和法律保障。
为从根本上解决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了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内蒙古、吉林两省区对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的投资计划都能做到很好的落实。
吉林省各级政府针对当地水资源贫乏问题,认真落实国家的投资预算,加大灌区改造力度,加固病险水库,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机制,不断夯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础,全省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蓄水、引水、提水、排水、供水、防洪相配套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
内蒙古对国家下达的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改造资金7000万元,自治区安排农田水利建设补助资金2510万元,并完成了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改造、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和现代农业节水灌溉等重点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前期工作,为保障农田水利建设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促进了农田水利建设的健康发展。截至4月底,内蒙古全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投资7.5亿元,新建塘坝18处,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2万亩,改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4万亩。吉林省共建成万亩以上灌区120处,水田实际灌溉面积达到930万亩,建成节水灌溉示范区69处,发展旱田节水灌溉面积860万亩。
创新建设机制 农田水利工程效益提高
农村税
农田水利建设期盼法律护航——内蒙古、吉林农田水利建设专题调研采访记
本文2010-03-12 21:15:22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2911.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