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如何化解苏北地区水污染危机? (蒋绍辉)
水危机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城乡建设,建设质量和运行维护也存在一定问题。在污水处理设施得以修建的城市,能正常运行的也只有50%;即便是已经建成的污水处理厂也因管网不配套、运行经费得不到落实等原因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华东督查中心检查显示,污水管网建设管理不配套,截污不彻底,错接、串管等问题未彻底解决,很多企业污水通过雨水管进入河道。化工废水与一般工业废水混接混排,超标严重,污水处理厂无力接纳。处理化工废水的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筹建进度与上级要求差距较大,许多化工园区废水无法集中处理,存在直排现象。许多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极低,成了“建得起、养不起”样子工程、面子工程。而在苏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基本为零。
公共管理体制的失衡和羸弱。目前,政府部门中涉水、管水的主要包括水利、环保、渔业、林业、航运、城建、地矿等,环保部门在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只承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的审查工作,无法行使全面的监督管理权。这种“九龙治水”的机制表面上集中了众多部门的力量,但事实上并不能达到“团结治水”的目的,相反在客观上强化了职能部门的局部利益和单一目标,进而弱化了水资源的宏观管理功能。
水污染防治地方负责制的弊端。对于gdp的追逐和崇拜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惯性思维,污染治理不仅需要支付巨额成本,还要支付为了控制污染而出让的经济收益成本。导致本应彻底关闭的小化工、小造纸、小皮革企业死灰复燃。排放标准与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和水质标准衔接不够,导致一些企业容易钻空子,虽然达标排放,但是水质却污染严重,从而使环境执法陷于尴尬的境地。“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事实依然存在。执法过程中所形容的环保局长“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的现象也反映出执法监管部门的无奈。
防范客水存在突出问题和困难。由于水自身具有流动性,不受行政辖区界限的限制,往往表现为跨区域污染,而苏北地区目前还缺乏科学可行的跨流域水污染防治机制,水资源分级的分割管理难以有效实现对水污染的控制。具体表现在:
一是缺乏客水水质监测预警能力。边界地区污染事故隐患始终存在,尤其是每年汛期首次行洪时,上游闸坝蓄积的污水集中下泄,入境河流在进入苏北地区多无闸坝拦蓄和导流设施,对于上游来水的拦蓄、分流、调控能力很
《中国环境报》:如何化解苏北地区水污染危机? (蒋绍辉)
本文2010-03-12 21:14:22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2852.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