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访谈]让标准成为环境与经济的推动力——《中国环境报》记者对话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厅长张波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653下载196次收藏
 

 

和谁对话?

张波,1962年10月生,山东省桓台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厅长,山东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2007年4月被聘为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

为什么对话?

山东的省情决定了必须自觉实行全国最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走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省的道路。我们想知道山东如何编制和实施分阶段逐步加严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既改善环境质量,又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张波怎么说?

山东省实施分阶段逐步加严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将逐步实现从行业排放标准到流域性综合标准的过渡。标准的实施促进了以较低的行政和社会成本调整行业结构;引导科技进步,突破技术瓶颈;促进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对话人 张波 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厅长

采访人 中国环境报记者 周雁凌 季英德

点击一

焦点关注

立足省情,既改善环境质量,又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关键思路  

实施分阶段逐步加严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记者:能否介绍山东省出台地方环境标准的背景?

张波:具体从环境的角度来看,山东省情有4个特点。一是人口密度比较高,山东省平均人口密度为598人/平方公里,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4.3倍,远高于同属于东亚地区的日本和韩国;二是自然降水比较少,山东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56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6。枯水季节河流基本没有自然径流;三是经济总量比较大,发展速度快,但结构偏重,2008年,山东经济总量达到3.1万亿元人民币。2000年以来,山东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年均增长速度在13%左右。其中,“两高”行业创造的产值约占工业总产值的一半;四是污染物排放总量比较大,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山东省情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实行全国最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走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省的道路。如何立足山东省情,既改善环境质量,又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山东环保工作急需破解的难题。

为此,从2002年开始,我们探索走出一条发挥标准引导作用,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的新路子。山东省自2002年起,开始组织编制和发布实施分阶段逐步加严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利用8年时间,分4个阶段,将逐步实现从行业排放标准到流域性综合标准的过渡。到2010年1月1日,山东省将在全省取消高污染行业的“排污特权”,实现污染物排放标准与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衔接。

记者:山东省在2003年3月,在全国率先发布了第一个地方行业标准《山东省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能不能介绍这个标准是如何出台的?

张波:造纸企业是山东省的污染大户。自1996年以来,全省通过行政手段先后关闭了5000吨以下的草浆造纸生产线384条,1997年又关闭了1万吨以下的草浆生产线27条,1998年~2002年,山东省又进一步关闭了2万吨及以下的草浆生产线61条。采用“壮士断腕”式的行政手段治理结构性污染,效果十分明显,但随着被关闭企业规模的增大,这种方法逐步显现出缺乏预见性、经济成本较高等问题。据统计,仅2001~2002两年间关闭的41家草浆生产线,报废固定资产十几亿元,给当地的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带来了很大压力。而在2002年,造纸行业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仍占到全省工业总排放量的51.4%,然而其gdp的贡献率仅为3.4%。因此,我们痛下决心,顶住压力,用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办法,淘汰这些落后的生产能力,为全省环境质量的改善创造了条件。

在治理造纸行业污染时,我们首先采用逐步加严的地方行业标准,以此引导企业的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2003年3月,我们在全国率先发布了第一个地方行业标准—《山东省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366-2003),标准分3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03年5月1日执行)草浆造纸外排废水化学需氧量为420mg/l(当时国家标准是450mg/l);第二阶段(2007年1月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访谈]让标准成为环境与经济的推动力——《中国环境报》记者对话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厅长张波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