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工艺中泡沫的形成与控制研究(王丹虎)
简介: 活性污泥曝气池中严重的泡沫现象是一种常见问题,主要是由于nocardioform actinomycetes和microthrix parvicella菌属的异样生长造成的。微生物细胞表面的疏水性(csh)、污泥停留时间(srt)、ph值、溶解氧(do)等是丝状菌生长的重要因素。控制泡沫的方法主要有喷洒水、投加化学药剂、降低细胞平均停留时间、调节污水ph值、增设生物选择器、采用连续填料反应器等。
关键字:活性污泥工艺 泡沫 nocardioform actinomycetes;microthrix parvicella 形成和控制
0 引言
目前,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曝气池表面常常会产生严重的泡沫,大量的泡沫使曝气池表面被覆盖,若从池中溢出会引起外部设备及外部池壁的污染,严重影响了周围的环境,给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和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也使出水水质恶化。根据对国内外污水处理厂的调查,大多数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泡沫问题的影响,特别是采用延时曝气工艺的污水厂更是如此。
1 泡沫的形成
活性污泥工艺中,泡沫的形成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主要包括工艺运行初始时期形成泡沫、反硝化作用起泡、表面活性剂起泡以及生物泡沫等[1]。生物泡沫粘度大,呈黄褐色,具有稳定、持续、较难控制的特点。
1.1 工艺运行初期形成泡沫
曝气池开始运转时,特定表面活性剂对有机物的部分降解作用形成泡沫,并使泡沫迅速增长。这些泡沫一般呈白色且质轻,当活性污泥达到成熟时消失。
1.2 反硝化作用起泡
由于在二沉池或曝气不足的地方会发生反硝化作用,使微小的氮气气泡释放出来,从而使污泥的密度减小,有利于其上浮,产生泡沫现象。这种现象在二次沉淀池中表现明显,且产生的悬浮泡沫通常不稳定。
1.3表面活性剂起泡
污水中的表面活性剂和淀粉、蛋白质、油脂等表面活性物质在分子结构上都表现为含有极性-非极性基团即所谓双亲分子,在曝气的条件下,非极性基团一端伸入气泡内,而极性基团选择地被亲水物质所吸附,这样亲水性物质的表面被转化成疏水性物质而粘附在气泡水膜上,随气泡一起上浮至水面。
各种悬浮物质若混入表面活性剂等产生的泡中,这些物质单独存在并不能发泡,但是可使泡沫稳定。如造纸工业中的微细纸浆,食品工业中的纤维质等。另外,如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铝等盐类的水溶液,单独存在几乎不产生泡沫,但也有助于泡沫的稳定,使泡沫难以消失,如图1、2、3所示[2]。
1.4 生物泡沫
目前,普遍认为生物泡沫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在各种因素影响下,造成丝状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异样生长,丝状菌的比生长速率高于了菌胶团细菌,又由于丝状菌的比表面积较大,因此,丝状菌在取得污水中bod5物质和氧化bod5物质所需要的氧气方面都比菌胶团细菌有利得多,结果曝气池中丝状菌成为优势菌种而大量增值,导致生物泡沫的产生。再加上这些微生物大都呈丝状或枝状,易形成网,能捕扫微粒和气泡等,并浮到水面。被丝网包围的气泡,增加了其表面的张力,使气泡不易破碎,泡沫更加稳定。另外,曝气气泡产生的气浮作用是泡沫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
研究发现,与生物泡沫有关的菌属主要有nocardioform actinomycetes(放线菌)和microthrix parvicella(丝状菌)等,如图4所示,前者多出现于夏季,后者多出现于冬季[3]。linda l.blackall等通过测定microthrix parvicella等丝状菌的16s rdna序列,对引起生物泡沫的主要丝状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和分类[4],如表1所示。 microthrix parvicella是生成生物泡沫的最重要菌种,其16s rdna序列信息证实microthrix parvicell也是一种放线菌,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细胞壁上有革兰氏阳性细菌所具有的典型表面,呈单一均质层;eikelboom type0092、eikelboom type0411 和eikelboom type1863丝状菌革兰氏染色均呈阴性,16s rdna序列信息表明三者都属于flexibacter-cytophaga-bacteroides;eikelboom type0803是一种类proteobacteria,williams and unz认为根据形态学准则很难区别microthrix parvicell和eikelboom type0803,但序列信息表明事实上二者没有任何关系,eikelboom type0803与上述各丝状菌都不太相似。
d.b.oerther 等利用低(聚)核苷酸探测技术、杂交培植和抗体着色等方法,对生物泡沫中gordonia spp.等丝状微生物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gordonia spp.等菌体的活性和数量水平的增加与整体微生物群落的活性及数量水平有关,在形成生物泡沫过程中,gordonia spp.等丝状微生物自身的物理性质可能比细胞的代谢活性所起的作用要大[5]。
研究表明,丝状菌等微生物细胞表面的疏水性或憎水性(cell surface hydrophobicity, csh)是形成生物泡沫并使之稳定的重要原因。helen stratton(1998)等从生物泡沫中分离出nocardiform及rhodococcus rhodochrous等菌种,对细胞表面霉菌酸成分(mycolic acid content),
以及细胞表面疏水性(csh)与形成稳定生物泡沫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霉酸菌成分并不是形成csh的唯一原因,csh也不是生成生物泡沫并使之稳定的唯一因素。csh随着微生物的培养周期,以及其它条件,如生长温度、碳源等的变化而改变;rhodococcus rhodochrous中霉酸菌成分也会随着培养周期、温度以及碳源等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nocardiform细胞表面的霉酸菌成分对其csh的影响不大[7]。
d.mamais(1998)等认为,长链脂肪酸(慢速生物降解cod)和低温环境是脱氮活性污泥系统中microthrix parvicella生长的主要原因,絮凝体形成菌去除易生物降解cod的过程也不会影响microthrix parvicella的生长,长链脂肪酸被去除的量(吸附去除)与microthrix parvicella的生长量成反比关系[8];污泥停留时间(srt)、ph值也会影响生物泡沫的产生。长污泥停留时间有利于microthrix parvicella等丝状菌微生物的生长,这也是延时曝气工艺更容易引起生物泡沫的原因。另外,溶解氧(do)以及曝气方式等也是生成泡沫的重要影响因素。如表2所示。
2 泡沫的控制
根据泡沫形成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可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泡沫进行控制。控制泡沫特别是生物泡沫的实质并非消除microthrix parvicella等细菌的产生,主要途径就是在曝气系统中建立一个不适宜丝状菌异常生长的环境,抑制其在活性污泥中的过度增殖,使丝状菌与絮凝体形成菌保持平衡的比例生长。
2.1 物化方法控制泡沫
① 喷洒水
喷洒的水流或水珠能打碎浮在水面的气泡,以减少泡沫。但不能根本消除泡沫现象,是一种最常用最简便的物理方法。
② 投加化学药剂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acryla
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工艺中泡沫的形成与控制研究(王丹虎)
本文2010-03-12 15:12:19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2158.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