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源井运行方式的优化调整(曹嘉辉)
关键词:水源井 优化运行
随着北京地区持续几年的干旱少雨, 水资源形势日益紧张。为缓解城区用水压力, 北京市先后开辟了几个应急水源, 其中有引外埠地表水的, 也有引本市远近郊区县地下水的。在引地下水供水的应急水源中, 随着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 个别运行的水源井出现了抽空现象。一方面电能损耗严重另一方面, 造成了水源井运行工况的不稳定,直接影响了水泵、电机及配电设施的正常使用寿命, 增加了供水的成本又为安全运行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1 水源井运行方式优化调整简述
水源井运行方式的优化调整就是在当前的地下水补给状态下通过对水泵型号的选择、下泵深度的调整, 使水泵在工作中保持一个高效、稳定、采水量相对较大的运行状态, 从而达到节能、降耗、平稳运行的目的。对单个水源井而言, 上述过程就是对水源井合理降深的实现过程。
(1)降深。水泵从水源井中抽水时, 井内水面上会形成一个下降漏斗, 漏斗的深度就是降深。实际中, 可测量水泵开启前后的静、动水位, 动静水位差就是降深。
(2)合理降深。水源井的降深与井内地下水的补给状态及水泵选型有关。降深过大说明水泵偏大, 水源井的补给不足, 水泵会出现抽空现象;降深过小则说明水泵偏小,水源井补给充足, 但采水量偏小。根据经验值, 合理的降深应为3-15m。在这一范围内, 水泵运行是高效的, 工况是稳定的, 水的开采量是相对较大的(在此水的开采量是指在当前补给条件下的合理或基本合理的采水量)。
(3)下泵深度。水泵的下泵深度一般按供水所需的扬程、水源井的静水位及合理降深综合确定。下泵深度过大则扬程损耗加大, 同时, 水泵抽水时叶轮所承受的急速水压力加大, 水泵磨损加剧;下泵深度过小则不能满足合理降深的要求。根据经验值, 下泵深度应在动水位以下3-5m。
2 水源井运行方式优化调整的方法
对水泵运行工况的阐述为水源井的优化运行提供了理论和经验依据, 当水源井泵出现不同程度的抽空现象时,运行方式可据此进行优化调整。
2.1 运行方式优化调整步骤
(1)确定下泵深度。水泵的下泵
浅析水源井运行方式的优化调整(曹嘉辉)
本文2010-03-12 15:03:41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1780.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