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仓”的隐忧 ——江西吉安农村水利建设现状调查(邱云)
5年超历史后的担忧
江西吉安市是国家的粮食主产区之一,13个县(市、区)有6个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吉水县曾两度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04年至今,全市粮食总产、单产、效益连续5年超过历史纪录。2008年虽遭受历史罕见的冰冻雨雪灾害,但粮食种植面积仍达964万亩,粮食总产359.8万吨,粮食购销总量多年位居全省第一。“这主要得益于良好的农田水利设施。”吉安市农业局的一位干部如是说。
目前,吉安市已建成41座大中型水库和1213座小型水库,总库容41.53亿立方米。各类塘坝19285座,蓄水量为2.997亿立方米。以此为依托,全市建成万亩以上灌区48处,万亩以下灌区1万余处。近年,吉安开展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10多亿元对500多座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更新改造机电泵站,农田灌溉、粮食生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粮食年年高产、水利建设投入不断加大的同时,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对当前和今后以农村水利建设支撑粮食生产安全的内在要求仍然十分迫切,对农村水利建设工作的疑虑较多,对目前农村水利现状也表现出明显的担忧。
配套不足工程管护难
“现在的农村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特别困难,尤其是税费改革后,‘两工’的取消大大影响了水利设施维修养护,农村水利工程失去了基本保障,出现了‘劳动力组织难、资金筹集难、管理到位难’。”吉安市水务局农村水利科科长李宏华说。在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护、渠道清淤等投入,以前靠政府号召组织农民群众实施,如今要靠“一事一议”来解决,而许多地方“一事一议”没有开展起来,大量的青壮劳力外出打工,尤其是农民居民化,种田的农民越来越少,难以组织,渠道清淤难以实施,工程效益逐年衰减。
“2007年那场50年一遇的大旱,我们发现,不少小型水库由于维修养护不到位,不仅没有支渠、斗渠、农渠、毛渠,有的连干渠也没有,小型水库有很多水都成了‘死库存’,根本无法发挥正常的效益。”吉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一位干部说。
另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投入严重短缺。国家对农田水利的大幅度投入,重点用于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等大型骨干工程建设,水利“大动脉”正逐步打通,防洪、灌溉效益得到改善,拉动内需效应
“粮仓”的隐忧 ——江西吉安农村水利建设现状调查(邱云)
本文2010-03-12 15:02:05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1656.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