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河水库在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中的思路与对策(高涛)
湖北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强调指出,要着力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这是继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又一重大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的提出与实施,对于进一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努力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加快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面对这一战略机遇,做为地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地域内的漳河水库,有必要抓住机遇,审时度势,借势造势,在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不断提升漳河水库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一、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主要内容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宜昌、襄樊等城市为中心,以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等旅游景区为核心,地域范围包括襄樊、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和神农架等8个市(州、林区)。其主要内涵是:以丰富的生态资源为基础、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灵魂、以发达的旅游产业为引擎,推动鄂西地区资源整合、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占整个湖北版图面积近70%,人口总量占全省的50%。鄂西地区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是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既丰富又集中的地区。共有世界级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3处,有国家级生态旅游资源32处,有国家级文化旅游资源97处,共有旅游景区291处(其中4a以上景区22处)。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这一战略构想,将武汉城市圈以西的8个市、州、区全部包括其中,形成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主轴、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两翼的“一江两圈”大格局,成为覆盖全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
二、漳河水库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漳河水库位于鄂中丘陵区,为鄂西北山区为江汉平原的交汇地带,系建坝拦截漳河及其支流而成的一座人工水库,流域面积2212平方公里,总库容20.35亿立方米。其功能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城镇供水、发电、旅游、航运、水产养殖、林果开发等效益。库区内山峦叠嶂、岛屿棋布、水体清澈,加上众多浩大的水利工程和名胜古迹,因而逐步成为我省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区。1997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9月被水利部批准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近几年来,漳河工程管理局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展,永续利用”的原则,在保护漳河水源环境的前提下,加大了旅游开发工作力度,整合旅游资源,加强基础建设,打造旅游品牌,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使漳河的旅游资源发挥了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漳河水库旅游产业的发展因“先天不足”(文化底蕴不厚,自然风光不特)和“后天失调”(资金投入有限、管理水平不高)等因素而难以实现突破性发展,形成“品牌不响,效益不高”的发展“瓶颈”。要突破这个“瓶颈”,实现漳河旅游事业的长足发展,就有必要借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这个战略平台,主动融入,借势造势,从而提升漳河风景区品牌形象,提高漳河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扩大漳河水利风景区知名度、提升品牌形象的必然选择
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其思路是:“整体联动,协作推进”,其目标是打造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旅游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大型推广月已启动,宜昌等鄂西8市签订了深度合作协议,要整体提升鄂西旅游业。如果漳河水利风景区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知名度会随之逐步扩大,其品牌价值和形象无疑会得到较大的提升。
(二)能够拓展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漳河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的资金投入,主要是漳河工程管理局每年利用节余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部分零星旅游项目开发。由于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来源有限,《漳河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虽已
漳河水库在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中的思路与对策(高涛)
本文2010-03-12 15:00:31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1531.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