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调研报告(杨方清 杨廷友)
末级渠系是指输水干、支渠以下的斗、农、毛渠,是灌区水利工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量大面广,它把干支渠的来水直接输送到灌区的塘、库、堰和田块,是整个灌溉系统中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末级渠系的工程状况直接关系到灌区受益情况、灌溉水利用率和灌区效益的高低。
1. 基本情况
按地形地貌和水源条件,德阳市灌区分为都江堰平坝引水区、都江堰丘陵引蓄水区、本地径流龙门山引水区和龙泉山蓄水区四个灌区。全市有效灌溉面积231.81万亩,灌溉率79.3 %。人民渠干渠总长354.34km,县管干支渠共149条,总长1465.45 km,其中已防渗633.48km,占43.22%,县管以下末级渠道长度为23405km,已防渗3995km,末级渠系防渗率仅17.1%,灌溉水利用率仅0.45左右。
末级渠系的输水能力和输水状况,直接影响农业水费的计收。如果末级渠系的输水能力和输水状况差,在同一时期、同一灌区、同一灌溉面积下,输水损失增加、输水时间延长,增加用水成本,导致农业水费的增高,影响水费的收取;反之,输水损失就会减少,输水时间缩短,降低用水成本,农业水费的减少,有利水费的收取。
今年的特大干旱充分说明了末级渠道防渗节水改造的好坏程度是决定其输配水能力强弱,能否把水源及时输送到田间,充分发挥骨干水利工程抗旱能力的关键因素。以中江县为例,全县共有末级渠道3671km,但仅硬化防渗301km,防渗率为8%,未防渗渠道主要以土渠为主。今年在伏旱最严重的8月上中旬,其南山分干渠灌区干支渠基本上按设计流量运行,但其中下游灌区正是由于末级渠系防渗率低,土渠老化淤积十分严重,约有65%的抗旱水量因渗漏损失,水输送到中途便损耗殆尽,约3万亩水稻因此而绝收。全县水稻受旱减产面积便达15.9万亩,绝收约6.9万亩。与此相反,什邡市今年也遭遇特大干旱,该市受旱面积达3.5万亩,但仅有0.7万亩轻度减产,未出现绝收的现象。究其原因,该市在整治骨干渠道的基础上,一直坚持开展以u型渠建设为重点的末级渠系防渗节水改造。该市共有末级渠系2420km,现已防渗整治1086km,防渗率45%,输水损失低,输配水能力强,灌溉保证率明显提高。与中江县同为丘陵区的罗江县共有末
四川省德阳市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调研报告(杨方清 杨廷友)
本文2010-03-12 14:58:25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1385.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