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学习时报》:在“绿色”中促发展 在发展中求“绿色”——陕西省汉中市实施“绿色战略”的探索与实践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447下载281次收藏
  #trs_autoadd_1229040495421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9040495421 p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9040495421 td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9040495421 div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9040495421 li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json-- {"":{"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提到了发展的战略高度,要求到201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国家。在具体实践中,由于地区区情存在差异、发展存在不平衡,在追求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时,各地区必须立足地区特点,整合自身优势,挖掘发展潜力,实现地区个性化的发展。

 

在立足自身优势,寻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效结合的过程中,陕西省汉中市进行了一些可贵的探索。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倚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美丽富饶的汉中盆地。由于长江水系最大支流——汉江绕城而过,汉中便成了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水源地。正因为这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历史渊源,每个汉中人都把“涵养水源、净化江河、清洁大气、保障供水”,看成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江清水送北京”,为了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安全和水源涵养,汉中人做出了很大的牺牲,汉中先后关闭大量污染严重的工矿企业,甚至对自己的支柱性产业“自行了断”。然而,汉中位于我国西部,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汉中百姓也有追求快速发展、实现美好生活的渴求。如何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实现生态与经济有效结合是汉中人民必须面对的使命。

 

多年来,为了践行这一使命,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汉中市委、市政府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和发展优势,创新发展思路,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营造最佳生态环境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为根基,以发展国内外市场适销对路的绿色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为导向,以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科技力量发展高科技产业、创名牌为依托,以典型示范、全面推广和提高绿色产业覆盖面为手段,尽快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鲜明的城市形象和产业特色,强市富民,实现汉中率先突破发展。

观点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依据这一思路,汉中将发展战略定位为“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加快建设绿色汉中”。通过打造绿色产业,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发展;通过发展绿色旅游,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品牌城市;通过建设绿色家园,发挥自身优势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绿色”中促发展,在发展中求“绿色”,实现了“绿色”和发展的有效结合。

 

打造绿色产业

发挥优势促发展

 

绿色产业通常指的是产品和服务用于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环境,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工农业。发展绿色工农业,主动保护生态环境,使环境免遭污染和破坏是当代世界的潮流。为抓住国内外大好机遇,汉中市多年来利用自身绿色资源丰富的特点,着力于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以绿色农业为主、兼顾绿色工业的发展之路。

 

绿色农业,汉中富民强市的突破口。绿色农业是绿色汉中建设的重点,在汉中绿色产业中,主体是绿色农业。绿色农业不仅直接提供绿色消费品,还为绿色产品加工业提供优质、绿色、有机、高营养的农产业深加工原料,所有绿色产业都与绿色农业密不可分。

 

汉中选择绿色农业作为富民强市的突破口源于汉中的自然优势。汉中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这里有高等植物4000余种,药用动植物1600余种,农作物126余种,开发潜力很大;汉中有着丰富的水资源,这里有汉江、嘉陵江两大水系,年均经流量141亿立方米,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为绿色农业提供了优越的水利条件;汉中气候四季宜人,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是许多动植物最佳适生区和主产区;汉中有着良好的生态优势,这里森林覆盖率、空气、大气洁净度、河流水质等主要综合指标在整个西部地区及21个同纬度地区都是最优的,极为适合发展绿色食品;汉中有着较好的盆地优势,这里地处秦巴腹地,四周环山,形成自然屏障,外来生物不易入侵,病虫害不易传播,盆地粮田肥沃,是西北的鱼米之乡,构成发展彩色农业的极佳条件。

 

为实现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汉中市利用自然赋予的财富,提出“发展以绿色产业为主,绿色产业以绿色农业为主”的发展思路。一是实施“绿色农业工程”。着力将汉中建成生猪、中药材、茶叶、蔬菜、渔业等绿色种养业基地,天麻、杜仲、山茱萸、猪苓、黄姜、银杏等绿色中药材资源基地,形成了一批优质、安全、营养、高效的绿色农产品群。二是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绿色农业发展。通过科技进步,推进绿色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增加绿色农业产品品牌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用高新技术改造和装备传统农业产业,实现绿色农业产业高新技术化,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引导乡镇企业围绕农产品发展精深加工业,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三是建立和规范物流配送中心,完善绿色食品供应链。大力发展物流配送中心,优化绿色食品供应链,完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健全新产品开发机制,保证产品供应接连不断。四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产销体系建设。以经营企业的思维谋划农业产业,走大企业带动、大基地拉动、大产业运作的产业化发展路子;整合农产品的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以及相关的教育、科研等环节,形成一个完善的无污染、无公害的安全、营养、优质的食品产销管理体系;大力培育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当前,汉中绿色农业中,大米产量达61万吨,占全省70%以上;茶园55万亩,茶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54.3%,居全省第一,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汉中蔬菜有21科、63种,分别占全国77.8%和57.3%,具有接南济北的优势,且蔬菜、肉类以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而深受欢迎;花卉面积2.5万亩,成为西北地区花卉生产基地;汉中是“天然药库”,国家公布的365种中药材中,汉中产有280种,占77%,被列为国家和陕西省的药源基地和商品生产基地。

 

绿色工业,汉中富民强市的活力点。地区发展离不开工业,汉中在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的同时,也高度重视工业的发展。但是汉中发展工业模式有着自身的特点,这就是注重发展绿色工业。为此,汉中的工业发展分两条腿走路:一是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着力于实现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二是走以绿色农业为依托,延伸农业产业链的路子,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

 

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即是在发展工业方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学习时报》:在“绿色”中促发展 在发展中求“绿色”——陕西省汉中市实施“绿色战略”的探索与实践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