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水管网对排水系统安全运行的影响(王鸿云 李永生 万运良 李丽岩)
摘要:北京市的排水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及管理存在严重缺陷。当务之急,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掌握地下水管网分布结构和排水变化规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排水应急管理措施,实现城市排水区域化、流域化和网络化科学管理,消除现存城市排水事故安全隐患,确保2008年奥运会的城市排水安全运行。通过对排水管网现状分析,强化计算机网络科学化管理,为保障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城市的排水安全运行提出建议。
关键词:下水道;管网系统;排水安全
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4637(2006)05-0017-03
1 北京市排水系统
北京城市排水系统的建造有这悠久的历史,早在元朝建大都城的时候就开始建设排水沟渠,至北京解放时,城区共有合流下水道300多km,有些至今还在应用。现有的排水系统包括:污水管网系统、雨水管网系统、合流制管网系统、排水泵站和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北京城市至今共有下水道3100多km,其中雨水管道1200多km,污水管道1100多km,雨污合流管沟800多km(包括明清遗留旧沟160多km)。
1.1 雨水管网系统的建立
新中国成立前,北京城市的道路基本没有铺装排水设施,雨水靠自然排除,大部分街区靠旧有砖沟进行排水且排水严重淤塞,加上城近郊排洪河道也严重淤积,致使大雨过后积水成片,民房别淹,流行病蔓延。
解放初期,人民政府急人民所想,整修了220多km的旧沟,疏通了南长河和龙潭湖等排洪蓄水河湖;1950年5月又整治了北京市有名的臭水沟——龙须沟,将一条又脏又臭的明沟改成了一条雨污合流管道;1952年又在崇文区、宣武区修建了夕照寺、大石桥、永内大街、太平街、枣林街等较大断面的雨污合流管道,基本上解决了南城1882hm2流域面积的雨水排放问题。1952-1953年修建了贯通东西城的四海干线雨污合流管,解决了平安里、德胜门、北黄城根、地安门等雨水排放问题;1954-1956年修建了东城区御河干线和台基厂雨水干线,解决了正义路、王府井、台基厂的雨水排放问题;1958-1962年完成了人民大会堂
城市排水管网对排水系统安全运行的影响(王鸿云 李永生 万运良 李丽岩)
本文2010-03-12 14:57:39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1332.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