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排污系统的探讨(张健)
摘要:目前很多乡村使用的干厕更多是一种原始、无卫生管理的干厕, 对生活水平较低的乡村应当提倡和推广符合现代卫生要求的生态型的干厕。在耗水、排污量大和不选用干厕的乡村,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采用城市传统排水模式( 重力流加泵站) 在经济性上有很大局限。压力或负压排水成为重要的排污方式, 源头分离收集的负压生态排水模式在舒适度、卫生、节水、经济性和生态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关键词:乡村 排污 生态排水 源分离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 - 4637 ( 2006) 04 - 0049 - 03
1 建立乡村排污系统的目标与意义
排污系统的建立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建立乡村排污系统的目标和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改善乡村人口的生活条件, 改善和保障乡村的环境卫生; ②减少环境污染; ③从源头控制入手, 实现生态良性循环。改善乡村居住的舒适度, 改善卫生条件,应是乡村排污系统建立的最重要的目标。
人粪尿是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病原菌和营养盐的最主要来源, 含污水中有机污染物总量的60%, 氮和磷总量的90%以上, 钾总量的约70%[1 - 2 ] 。所以生活污水的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的核心是人粪尿的污染控制和资源化。
以下介绍、分析国内外乡村排污的不同模式。
2 乡村排污模式
2.1 传统干厕及其现代意义
干厕系统是人居最早的排污模式, 也是保持人居- 农田良性物质循环非常经济、有效的模式。
在我国很早就实现了人粪尿的农用。早在战国时期使用农家肥已相当普遍, 如韩非子在《解表》中写“积力于田畴, 必且粪溉”。在秦汉时期就有人厕所和猪圈建在一起的记载, 还使用了“圈中熟粪”的描述,表明已经有堆沤加工的实践[3]。历史上农民养地的方法一直是以农家肥、有机肥为主。进入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化肥供应越来越充裕, 从1980 年起, 使用量开始超过农家肥, 到目前我国肥料投入中只约有35%来自有机肥。尽管乡村仍保留了原有的干厕系统, 但是人粪尿返田农用在大大减少。据统计, 目前人粪尿的利用率不到30% [4]。
从农业生态角度, 人居与农田的物质交换、人类排泄物返田有重要意义。我国粪尿返田量的减少除了与农民可以接受化肥的价格外, 粪尿稳定化处理不好、施用劳动强度大、卫生条件差也是重要原因。需要强调的是传统干厕应该在卫生条件方面有显著改善, 解决粪便稳定化不彻底, 新旧粪尿界限不清等问题, 解决乡村通过人类排泄物带来的病原菌的传播感染问题。
近10 多年来, 欧洲发达国家, 特别是在人口密度低的乡村, 干厕开始得到提倡和应用。典型的是北欧国家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干厕和粪尿分离
乡村排污系统的探讨(张健)
本文2010-03-12 14:57:26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1319.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