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北京市延庆县白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思考(贺鸿文)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565下载145次收藏
  #trs_autoadd_1224650407312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4650407312 p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4650407312 td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4650407312 div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4650407312 li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json-- {"":{"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摘要:概括介绍了流域自然地理状况, 简要回顾了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治理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流域的综合治理模式。分析了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按照“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遵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生态效益优先”的理念, 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白河流域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s15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 4637( 2006) 06- 0043- 03

 

延庆县白河流域位于县域东部, 地处密云、怀柔水库上游, 是北京市生活饮用水的重要水源保护地之一。在1999―2005 年间, 北京经历了连续7 a 的干旱, 为了落实北京市政府启动的紧急供水方案, 缓解“南水北调”供水之前的水危机, 自2003 年3 月开始,白河堡水库开始向密云水库补水, 到2006 年3 月, 共计7 次补水3.2 亿m3。因此从2003 年起, 我们努力把延庆县白河建设成一条为当地经济和整个北京市发展提供全面服务的、健康生态的、富有生命力的河流。

 

1 白河流域概况

 

延庆县白河流域, 地理坐标为东经116°6′16″—116°34′8″, 北纬40°28′31″— 40°47′23″, 面积为828.1 km2。流域山高坡陡, 沟壑纵横, 地势西高东低,白河干流自西向东横贯而过, 最高海拔1 529 m, 最低海拔300 m, 大于25°的陡坡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75.82%, 沟壑密度为1.72 km/ km2。流域属燕山山系,土壤、植被呈垂直分布, 多年平均气温8.5 ℃, 冬季干冷, 春季气温回升快, 秋季降温快, 四季分明, 无霜期约150 d, 年平均降水量为493 mm, 涉及72 个行政村, 总户数8 871 户, 人口2.4 万。

 

2 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水源保护工作

 

2.1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工作成果

 

1980 年4 月白河流域东三叉小流域, 被列入水电部海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 1989 年白河流域被列入国家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 通过20 a 的综合治理, 到2000 年, 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保存面积为216.12 km2。

 

2000 年以后, 以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为依托, 以小流域为单元, 按照“保护水源、改善环境、防治灾害、促进发展”, 以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水土保持防线为重点, 以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为目标, 开展白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水源保护工程建设。2000 — 2005 年, 在11 条小流域, 共计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0.55 km2, 共计投资2 782.75 万元。

 

2.2 形成的主要治理模式

 

白河流域经过多年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成效显著, 主要形成了如下综合治理模式。

 

2.2.1 经济林果基地建设型治理模式

 

东三叉小流域, 总面积16.921 km2, 水土流失面积11.157 km2。经过1980 — 1987 年的连续治理, 按照“以林果生产为主, 不放松粮食生产, 开展多种经营”的指导思想, 形成了以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组织管理相结合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共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698 km2, 工程项目包括: 营造水土保持用材林255 hm2; 经济林333 hm2, 主要种植板栗、核桃、红果、仁用杏等; 修建蓄水池2 座, 蓄水量2 800m3; 修建谷坊、坝阶5 924 道, 淤地74.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北京市延庆县白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思考(贺鸿文)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