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努力推进甘肃农村水电建设新发展(杨建国)
甘肃省农村水电及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到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生态优势,极大地促进了偏远山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能源基础。
一、甘肃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甘肃省位于黄河上游,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处,总面积42.5万km2,总人口2618.7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869.5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1.42%。省内有4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19.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4%。
甘肃水能资源丰富,境内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和由疏勒河、黑河、石羊河三大水系组成的河西内陆河流域,总径流量584.8亿m3,其中1亿m3以上的河流78条。全省水能理论蕴藏量1811.8万kw,可开发量1093.9万kw,居全国第十位,其中中小型水电可开发量613.9万kw。甘肃境内黄河流域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959.1万kw,可开发量613.8万kw;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525.4万kw,可开发量336.6万kw;内陆河流域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27.4万kw,可开发量143.4万kw。尤其是黄河一级支流洮河和内陆河流域的黑河、疏勒河干流是甘肃农村水能资源最为丰富、开发条件较优的3条河流。洮河干流全长673.1km,三甲水电站以上河段规划有水电站38座,总装机容量91.6万kw。黑河干流规划有水电站14座,总装机容量51.5万kw。疏勒河干流规划有水电站16座,总装机容量10.1万kw。此外,大夏河、党河、白龙江、白水江、大通河等河流也有十分丰富的农村水能资源。
甘肃省农村水电及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实行国列项目带动、优惠政策鼓动、机制创新推动,充分利用境内丰富的水能资源,积极推进农村水电及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农村水电建设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水电农村电气化事业持续快捷发展。“十五”以来,全省新增农村水电装机115万kw,累计完成投资近90亿元,在建中小水电站132座,总装机容量180万kw,以此吸引资金92亿多元。截止2007年底全省共建成农村水电站623座,总装机容量146万kw。农村水电与大电网相结合,已使全省县县通电,乡、村、户的通电率分别达到100%、99%、98.1%,农村水电惠及全省1/2的地域、1/2的县市、1/3的人口。
二、农村水电及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十五”以来是甘肃省农村水电及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和成效显著的时期。这期间,甘肃省农村水电及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实践治水办电新思路,农村水电及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成绩斐然。
1.“十五”23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整体达标
自2001年起,甘肃省肃北等23个县(市、区)被水利部列为“十五”期间全国建设的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经过5年建设,甘肃省各电气化县乡乡通电,村通电率达到100%,户通电率达到95%以上,人均最低年用电量由150kw?h提高到420kw?h,户均最低年生活用电量由157kw?h提高到352kw?h,丰水期实行小水电代燃料户率达到20%以上,主要指标均达到或超过《水电农村电气化标准》,全部通过“十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验收。五年间,23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新建成农村水电站41座,总装机容量28.1万kw,维修及增容改造农村水电站33座,增容1.1万kw,建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努力推进甘肃农村水电建设新发展(杨建国)
本文2010-03-12 14:56:23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1234.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