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析信用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及对策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3-11浏览:2930下载181次收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信用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因为从一定角度上,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规则,信用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只有在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中,才能确保资金循环的链条不中断,金融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也才能得到有效发挥。为此,笔者试从某县信用环境建设情况作出如下调研和浅析。

一、主要问题

1、社会信用观念存在缺失。在市场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存在着认识上的局限和不良习俗的惯性以及对利益的片面追求,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信用观念带来了负面影响,导致违约、违规、逃债、赖帐、甚至诈骗等失信现象屡见不鲜,习以为常。笔者试对诚实守信的问题随机对100位受访者进行了调查。

对100位受访者诚实守信情况随机调查结果

调查问题

受教育程度

人  数

你认为是否应诚实守信

你有过失信行为吗

应该

看情况

无所谓

没有

偶尔

经常

大专及以上学历

17

3

13

1

6

8

3

高中(中专)

35

20

12

3

8

21

6

初中及以下

48

24

16

8

14

26

8

占比

 

47

41

12

28

55

17

从以上不完全的随机调查中可知,在“你认为是否应诚实守信”问题上,回答“应该”的占47%,“看情况”的占41%,“无所谓”的占12%;在“你有过失信行为吗”问题上,回答“没有”的占28%,“偶尔”的占55%,“经常”的占17%。从总的情况看,虽然对“诚实守信”抱“无所谓”态度的只是少数,但回答“应该”的并没有超过半数,且有过“偶尔失信”和“经常失信”行为的占72%,说明社会信用观念目前存在缺失和信用环境的恶化。

2、拖欠、逃废甚至诈骗银行债务行为较为严重。通过对某县农村信用社调查了解到,截至2009年9月末,全县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为34419万元,按五类分类统计,有不良贷款11672万元,占比为33.91%,明显高于上级监管部门5%的监管比例。对于企业欠贷情况,政府干预因素占相当大的比重。最为明显的,如该县金宏水泥有限公司,存在严重失信,逃避信用社监督行为。至目前已欠信用社贷款2530万元,本息多年未还,还一再通过政府部门以保稳定、保项目为名施压,要求继续贷款。该县鸿运总公司原欠信用社贷款244万元,2006年县政府为做好20周年县庆接待任务,出面协调转据后捆绑新增贷款500万元,用于新建鸿运梅林宾馆,现仍然本息未还,以各种理由拖欠贷款。县外贸公司长期拖欠信用社贷款562万元,已形成不良,现该公司早已破产倒闭,抵贷资产如门面被该公司强行以安置下岗退休人员为由而变卖,所剩资产已资不抵债,且受各种因素影响,现一直未能得到破产变现处理。该县城市建设投资公司自90年代初以来,由政府部门出面多次贷款用于县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旧城改造,已累计欠贷款415.2万元,现均已形成不良贷款,但政府部门仍在要求继续追加贷款,用于县城项目开发。该县华盛锰业有限公司,是该县招商引资引进的重点企业,在地方政府的干预下,信用联社累计贷款300万元予以支持,现因存在环境污染问题而被当地老百姓封堵大门造成停产,面临倒闭,贷款风险剧增。

由于社会诚信缺失,拖欠贷款行为严重,造成银行部门“惜贷”、“惧贷”,企业和个人经营面临“断奶”、“停血”,借贷双方的“两败俱伤”,直接导致了社会经济的梗滞和社会矛盾的突显,严重影响了国家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3、构建社会诚信的制度不健全。法律制度上的不健全,社会约束和监督机制上的弱化,社会道德培育和倡导机制上的缺失,直接导致社会信用环境的恶化。一是政策和政府政绩考核的片面性。为了保持社会稳定,企业破产法明显存在着对破产企业的袒护,破产实际上就是破银行的产。还有就是政府部门为了税收和政绩,存在片面的以税收论“英雄”的行为,迫使银行部门向企业“输血”救济,而银监部门又在不断地发出风险警示,致使银行进退两难。如该县金宏水泥有限公司,只要企业能“冒烟”和交税,就是长期拖欠和“挤占”贷款,政府也就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析信用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及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