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信社内部实施非现场审计的分析与思考
在信息科技发展加速的背景下,农信社各项业务与管理所依托的科技平台日渐电子化、网络化,这对作为风险控制第三道防线的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提高审计效益,提升对于风险的识别、监测与控制能力,以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非现场审计的概念、价值、现状、思路的研究,探索农信社内部实施非现场审计路径。
一、非现场审计的概念
农信社的内部审计,按实施场地的不同,分为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两者作为审计监督和评价的方式,都以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为根本宗旨。传统意义上的内部审计主要指现场审计,而非现场审计目前并无权威的定义,一般认为它是基于现代信息处理手段和传递方式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审计方式,通过收集审计对象的各种数据或资料,按照一定的程序或方法来分析、评价、监测审计对象的违规行为、潜在风险和异常情况。
通常认为,非现场审计的职能有两个,一是监督职能,即相对独立地对审计对象实施的监测与评价;二是服务职能,即通过收集、分析数据资料,为更好的实施现场审计做准备。非现场审计获取数据的平台包括各类信息系统(数据库)、电子数据台帐、电子数据报告及其他便于获取的文本资料等。而非现场审计分析则采用趋势分析(比较分析)、相关分析、结构分析与因素分析等方法,用以观测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和变动规律。
笔者认为,农信社内部非现场审计的基本方式应该包括独立性非现场审计和辅助性非现场审计两种方式。
(一)独立性非现场审计。即通过对审计对象报送的材料或审计人员主动采集的数据进行监测与预警,加强分析与评价,并最终形成非现场审计报告。包括数据收集审查,计算整理,风险分析,报告处理,信息反馈等五个阶段。
(二)辅助性非现场审计。即通过对审计对象报送的材料或审计人员主动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重点、疑点问题与抽样建议,为实施现场审计提供服务与指导。包括资料收集审查,计算整理,风险分析,提出现场审计建议、结果反馈等五个阶段。
二、非现场审计的价值
农信社的内部审计工作传承了农信社时期几十年的历史经验,目前正处于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的转型期。原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曾经说过“不掌握计算机运用技术,就不能创占审计的制高点”。当下探索实施以计算机运用技术为核心的内部非现场审计具有特有价值,突出体现为其作为内部审计新方式自身所具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要性突出表现为非现场审计方式相比于现场审计具有独特的优势:效益性、时效性和独立性。效益性表现为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远程的数据采集和取证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时效性体现为通过对被审计对象的实时与连续监测,及时发现审计对象的异常情况,弥补现场审计的滞后性;独立性则是因为审计人员可借助于科技手段非现场地取证,具有较大的自主性与灵活性,可免受不必要的干扰,保持独立判断。
另一方面,随着农信社科技信息战略的逐步实施,探索实施非现场审计,全面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率,自当有其必要性:
一是适应农信社业务发展平台电子化、网络化的需要。随着当今世界网络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大多数农信社业务数据以电子化
对农信社内部实施非现场审计的分析与思考
本文2010-03-11 22:04:37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0576.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