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村信用社发展顺应农村金融改革之浅探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3-11浏览:2109下载136次收藏

作为新形势下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纽带—朔州市农村信用社,2005年以来,以深化改革为主线、以业务经营为中心,认清使命、坚定信心,拼搏进取、扎实工作,改革工作稳步推进,“三千三百惠农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助推了朔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07年末,提前一年实现了三年业务发展规划目标,仅用了两年时间,实现了各项业务翻番;仅用了两年时间,走过了农信社50多年的发展道路;仅用了两年时间,再造了一个朔州新信合。2008年7月31日又传捷报: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01亿元,提前5个月完成了全年各项存款净增19万元的任务目的,增幅达到26.3%,各项存款余额、当年净增额占到全市金融机构的23.6%、41.2%,位居全市金融机构之首。

浅探之一:优惠政策提供与到位是发展的可靠保证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3]1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004]66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农村信用社使用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置换不良贷款的通知》(银监办通[2003]83号),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政发[2005]8号)省人民政府要求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的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稳妥,依法合规地推进改革工作,确保农村信用社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在改革中促进业务发展。2005年二季度,全市农村信用社统一申请到人民银行专项票据数额31104万元,其中置换不良贷款20266万元,弥补历年亏损挂帐10838万元。从2003年到2008年,各级政府对农村信用社扶持政策落实情况分别为:专项扶持资金1317.6万元;税收减免4776.51万元,其中营业税减免1631.23万元,所得税减免3145.28万元;帮助处置不良资产2004.33万元;支持业务发展帮助组织资金41323万元。

浅探之二:专项票据考核与兑付是发展的稳步推进

专项央行票据兑付是农信社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性成果,但兑付票据必须满足票据兑付的考核指标,截止二季度末,平鲁区、山阴县联社实现专项央行票据兑付,拿回央行专项票据11797万元,终于实现了“专项票据”兑成“真金白银”。占全市兑付机构、金额的33.3%和37.9%,具体做法是:领导重视、部署有方。为全面做好票据兑付工作,联社专门成立了票据兑付领导小组、工作组和联系方式,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依法诉讼、保全,及时统计不良贷款清收进展情况,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综合办公室负责协调外部关系,创造有利的处置条件,报告撰写和及时调整处置措施;财务部门按照央行票据有关考核要求,进行数据测算、报表填制等具体工作,建立健全档案资料,定期对相关数据进行测算、监控和报告,全力推进票据兑付工作。强化清收、处置得力。按照《朔州市清收、处置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实施方案》,集中精力加速了不良贷款的清收、处置进程,在辖内全面打响了清降不良贷款的“攻坚战”。一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加速置换资产的清收处置进程。对专项票据置换出的不良贷款,严格按照《方案》的要求,依法、尽职处置置换不良资产,逐笔落实保全措施。二是对置换出的不良资产,逐笔建立了明细账册和汇总台账,制订了清收计划,层层分解了清收任务,落实了具体清收人员,并制定和实施了清收盘活奖励措施。三是积极依靠政府力量解决不良资产清收盘活中的难题,特别是依靠行政手段解决集体企业长期拖欠的贷款及因集体企业改制等因素造成的不良资产。严格考核、测算准确。紧紧盯住“硬指标”。即盯住资本充足率,要求真实达标;盯住不良贷款降幅,要求真实合规;盯住经营效益,严格费用支出。高度关注“软指标”。关注完善法人治理、转换经营机制、健全内控制度、实施信息披露等“软指标”。按照完善规范的原则,对照人民银行、银监会票据兑付要求建立健全信息披露、“三会”成员的选举产生办法、“三会”议事规则、高级管理层等法人治理结构规章制度,建立完善末位淘汰、绩效考核、新增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度、授权授信制度、利润分配等内控制度。上报资料、完整齐全。确保申请材料要素完备,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全面反映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管理、信息披露、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不良贷款比例、专项票据置换资产管理、经营财务变化、支农服务水平变化、地方政府扶持政策等内容。确保申报材料质量,既数据准确、前后衔接、文字流畅、表述合理。

浅探之三:自身努力开拓与创新是发展的先决条件

强大的政策优势,稳定的经营形势,良好的发展态势,给全市农村信用社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1、在人本管理上,办事处从各县(区)联社抽回9名业务骨干和10名计算机技术人员充实到办事处各部门,提高了全市数据大集中等各项工作的工作效率。2、在办公设备上,实现了每个工作人员一台电脑、每个部门一台笔记本电脑办公的办公自动化格局。3、在市场份额占有率上,到2007年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贷款余额占到全市金融机构的23%、47%,当年存、贷款净增额约占全市金融机构的33%、234%,有力地增强了农村信用社的市场竞争实力。4、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全市农村信用社新购建营业用房10家,其中:朔城区联社6家,应县联社2家,怀仁县与平鲁区联社各1家,右玉联社、山阴联社的办公大楼也已立项并经省联社批准,在明年有望动工,开始建设。5、在人力资源充实上,全市农村信用社两年新招聘大中专毕业生107名,其中2006年招聘61名,2007年招聘46名,使全市信合体系输入了大量“新鲜血液”。同时,对业务、信贷、会计、票据兑付、安全防范等各岗位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农村信用社发展顺应农村金融改革之浅探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