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创建和谐农村合作金融的思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创建和谐银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顺应时代潮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农村合作金融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必修课程,是推动农村金融体制体制改革必不可少的动力源泉。为了使农村合作银行跟上时代的节拍,朝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使管理跨上一个新的发展台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加以创新和突破。
一、坚持人本管理,为创建和谐农村合作金融提供良好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升信合干部员工素质,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做好新时期农村合作金融工作的保证,也是创建和谐农村合作金融的核心因素,对新时期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是有效配置人力资源。人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力的,是企业的第一资本,是企业发展的源泉,企业之间的竞争追根朔源实际就是人才的竞争,拥有了人才,就拥有了资源、拥有了成功。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吸收、挖掘与培养,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使其成为农信社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根本生产力”。
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农村合作金融事业的蓬勃健康发展,领导班子建设是关键。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工作责任机制、考核监督机制,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三是加强教育培训。实施“人才兴社”战略,抓好干部员工的综合素质教育。要加强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广大信合干部员工的遵纪守法意识,增强依法办理各项业务的能力;加强文化素质的培训,提高干部员工的文化理论水平,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全员综合业务素质能力。要从一身多能的角度、不同岗位的业务知识去培训,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需要,做到信合干部能上能下,能文能武。
四是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本色。构建和谐社会,为实践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提供了广阔舞台。保持党的先进性,要求我们每位党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在创建和谐农村合作金融工作实践和自身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二、弘扬先进的企业文化,打牢创建和谐农村合作金融的基础
社会和谐最根本的是人们精神上的和谐,是社会文化环境的和谐。农村合作金融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农村合作金融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根植于全体员工思想中相对稳定的价值观、理念、宗旨、规范等,在企业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在当今的银行业竞争中,不仅仅是资金实力、员工素质、技术水平的竞争,也是银行之间企业文化的竞争。农村合作银行要通过“文化力”的激发和扩张,创造一种有利于员工自我打造的氛围,增强团队精神,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为农村合作银行的发展提供奋发有为、齐心协力、向上、持久的内在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持。
一是以人为本,创新农村合作银行精神文化。要进一步加深以“敬业”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和“勤奋、忠诚、严谨、开拓”的企业精神的理解,广泛开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教育,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岗位能手”等创建活动,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
二是夯实底基,创新农村合作银行物质文化。农村合作银行根在农村、情在农民、命在农业,其市场定位在“三农”。要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方向,全力打造农户小额信贷区域品牌,
对创建和谐农村合作金融的思考
本文2010-03-11 22:03:15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0501.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