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透析农信社电子化建设推进受阻的深层因素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3-11浏览:2897下载268次收藏

对于金融业,电子化建设这一名词可谓是耳熟能详,正因它的发展,金融产品层出不穷,才不断满足了人们对金融服务的多层次需求,极大地推动了银行业的发展。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的电子类金融产品主要有信用卡、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甚至衍生了结合生物技术出现的指纹类结算产品等。反观农村信用社,虽然发展历史悠久,但目前只有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实现全省联网,与国有银行相比几乎是天壤之别。

  电子化建设的整体薄弱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软肋”。具体表现在:一是汇兑结算尚末全国联网。二是金融中间产品如信用卡发展缓慢。三是科技人才严重匮乏。尽管农村信用社历经多次改革,政府与监管部门曾多次重视这个问题,相关建议对策甚多,农村信用社自身也曾努力,但电子化建设水平依然低下,无法体现“第一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咎其原因:一是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制约。中国尚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尤其是在农村,农民生活水平偏低。据最新统计,当前中国城乡分配最大差距已达33倍。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发展电子化建设尚有可能,但多数农村信用社地处偏远农村地区,农村金融资金的投放力度不够,电子化建设启动的难度可想而知。每年出现的高校毕业难就业的情况,并非是中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极度饱和,而是因经济水平发展的不平衡、人力资源配置的不均匀所致,许多大学生不愿意到贫穷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工作,其中不乏优秀的计算机管理人才。正是因为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透析农信社电子化建设推进受阻的深层因素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