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创建农村资金回流机制
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新农村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据专家估计,未来15年内,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缺口将在13600亿元——39200亿元之间。而目前农村经济的现状是,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转移,县域信贷投入严重不足,邮政储蓄只存不贷,政策性银行服务面狭窄,造成大量农村资金外流。农村资金的大量外流,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新农村建设的障碍。新农村建设资金供应严重不足与农村资金大量流失的矛盾,是新农村建设中最主要的矛盾之一。创建农村资金回流机制,鼓励、引导农村资金回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化解新农村建设资金供求矛盾,形成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实现共赢局面,是关乎新农村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笔者以辖区为例,积极探索创建农村资金回流机制的途径和举措。
现状:农村资金大量流失 新农村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截止2006年6月末,辖区三家国有商业银行上存系统内资金达38798万元,占到其各项存款余额83649万元的46.48%。邮政储蓄余额为57927万。两项累计坟金额达96725万元,占到全辖各项存款余额318052万元的30.4%。全辖有近1/3的资金流出农村,而新农村建设急需的资金缺口却呈扩大态势。据辖区农经部门调查显示,“十一五”期间,全辖新农村建设资金需要8.5亿元至24.5亿元。其中:小城镇建设需要13亿元;农田、水利基础设施3亿元;涉农企业、工商个体经营5亿元;其他需求0.5亿元。
农村资金大量流失,与新农村建设资金缺口扩大的资金供求矛盾,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表现为:“三农”经济难以获得足够的发展资金,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恶性循环,农户特别是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普遍存在。国有商业银行完全退出农村地区,近年有所改观的县域信贷投放也仅限于个别规模较大的地方企业,大部分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信贷支持。作为农村金融主渠道之一的农业银行,收缩农村机构网点,基本上放弃了对农业基础设施、规模养殖业等农业性生产信贷投入。农业发展银行仅限于粮棉流通领域。农村信用社的“变态”性质又决定了它的服务方式、服务手段不能适应农户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尽管小额信贷增加了农户贷款,但对农村中小企业的投入明显减少。此外,农户小额信贷的交易成本高,贷款额度低,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信贷的热情难以持久。这一现象,与新农村建设的乐章显然呈现不和谐的音符。
对策:疏通三大渠道 引导外流资金回归农村
国有商业银行与邮政储蓄是农村资金外流的主渠道。央行及监管部门,应制定相应的信贷政策,加大“窗口”作用,鼓励、督促商业银行转变县域信贷营销理念,促使外流资金回归农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渠道一:商业银行转变县域信贷营销理念,加大对县域中小企业、特别是涉农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近两年来,县域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信贷业务有所突破,突出支持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如辖区建行自2003年开始至2006年6月末,累计为5家企业投放1.65亿元贷款。但是,在信贷支持对象上仅限于规模较大的优势中小企业
多措并举创建农村资金回流机制
本文2010-03-11 22:00:14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0329.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