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凉山烟草业:从传统向现代跨越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3-11浏览:2858下载167次收藏

四川凉山是资源富集的地方,是一步跨越千年历史的彝族聚居之地。

中国烟草学会组织专家学者到凉山实地考察后认为:“凉山地区具有发展优质烤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可能发展50万亩以上规模的全国优质烤烟区。”

改革开发以来,在国家烟草专卖局、四川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和各卷烟工业企业的支持帮助下,在凉山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凉山烟叶在整顿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在凉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笔者采访了局长兼经理宋俊。谈及凉山烟草发展,宋俊感触很深,他说:“凉山州烟叶生产实现规模大发展,质量大提高,效益大增长,创造了‘烟叶总产、烟叶质量、烟农收入、产业效益、工业企业满意度’这5个历史新高,为凉山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各族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加快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宋俊说,从2003年以来,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家局、省局的大力支持下,州委、州政府坚持把烟叶产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确保农民持续增收的关键、核心产业,紧紧抓住建设全国重要的战略性优质烟叶基地的机遇,着力“一基四化”,加快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烟叶生产“五年五大步、五年五突破”,实现了新的腾飞。

据了解,全州烟叶产量由2003年的92万担增长到2008年的238万担,增长了158.7%;烟农收入由3.5亿元增长到18亿元,增长了414.29%;烟叶税利由2.06亿元增长到12.5亿元,增长了506.8%。烟草产业已经真正成为凉山农民增收离不得、财政增收少不得、企业增效垮不得、卷烟工业缺不得的重要支柱产业。凉山烟草产业的发展,有力助推了凉山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宋俊说,根据2008年前三季度经济增幅情况,全州地区生产总值、民营经济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等6项重要指标增速均居全省第一。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40亿元以上,增长15%左右,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目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4亿元以上,增长30%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7亿元,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290亿元,增长27.4%;农民人均纯收入3507元,增长10%。

如今,大凉山醇和清香的优质烤烟不仅成为了最具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之一,而且更是凉山烟农脱贫致富的“摇钱树”。近年来,凉山烤烟在不断发挥优势中加速了发展,在不断探索中获得了新的生机,这一道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不得不让世人刮目相看。人们要问,在凉山烟草发展的背后,在凉山烟草公司(局)取得成绩的面前,到底凉山烟草发展的闪光点是什么?

五大优势 做大做强烟叶发展产业链

凉山位于四川西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面积6.04万平方公里。全州辖17个县市,总人口448万,其中彝族人口198万。这里资源极为丰富,独具特色,优质烟叶的发展因地域条件具备五大优势:

一是土地资源优势。全州有耕地765万亩,宜烟耕地430万亩,均属优质烟叶生产的最适宜生态区域,具有发展优质烟叶生产的巨大潜力。

二是光热资源优势。全州烟区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332小时;热量丰富,日高于10℃的年积温5540℃,无霜期265天,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066毫米,夜雨率占70%~80%;土壤以紫色土、红壤、水稻土为主,ph值5.5~7.35,具有发展“清甜香”型优质烟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三是市场资源优势。近年来,全国卷烟工业企业对凉山烟叶需求量都在270万担以上,独具“清甜香”型风格特色的凉山优质烟叶进入“中华”、“芙蓉王”、“娇子”等高档品牌和大品牌的主配方,需求缺口逐年增大,成为全国卷烟工业企业的“稀缺资源”,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良好局面。

四是劳动力资源优势。全州烟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6.5%,主要烟区乡村劳动力152万人,富余劳动力达40万人,可为劳动密集型烟叶生产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凉山有10多万户具备5年以上烟叶种植经验的基本烟农队伍,有一支懂技术、善管理的烟草行业生产管理队伍和烟技员队伍。

五是产业发展基础优势。目前,凉山州已形成9个县市、207个乡镇构成的基本烟区,烟叶基地规模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二。按照《凉山州现代烟草农业发展规划》,到2012年,全州将建成基本烟田300万亩,年烟叶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生产能力达450万担的全国重要的、战略性的优质烟叶生产基地。

五个率先 推进现代烟草农业跨越发展

2005年,国家烟草行业从全局和“可持续发展”出发,在农业基础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生产组织形式创新、新农村建设中“一路率先”,推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凉山州在全行业中抓住机遇,措施得力,取得了瞩目业绩。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烟草行业率先“反哺”。2005年以来,国家烟草行业已投入资金7.3亿元,启动了烟叶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兴建了一大批烟水、烟路、烤房等烟叶基础设施,带动了全州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全州共新建小水窖10万口、水池2629个、沟渠1500千米、管网1420千米,整治山坪塘22座、排洪渠39.6千米,新增基本农田灌面54万亩,新建和改建机耕道224千米,夯实了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现代农业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率先突破。现代烟草农业的规模化生产、集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凉山烟草业:从传统向现代跨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