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缩小烟叶等级间质量差距的思考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3-11浏览:2282下载296次收藏

    近几年,随着实用技术的普及,烟叶生产整体水平逐年提高,烟叶品质进一步改善。但是,烟叶质量与卷烟工艺配方的需求还存在差距。姜成康局长在今年6月份全国烟叶收购工作会上就明确指出,当前烟叶工作要突出解决三个问题:一是香气质、香气量问题;二是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问题;三是等级之间的质量差距问题。等级间质量差距,既有技术管理方面的原因,也有烟叶生产的深层次技术问题。
    1、烟叶等级之间存在质量差距的原因分析
   (1)自然环境因素
    很多地方都能形成烟株的良好长势,但是要形成优良的烟叶香吃味品质,却只是在有限的地域。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生态条件是决定烟叶质量的基本因素,气候和土壤环境使烟叶香吃味具有明显的、不可代替的地域特征和生态优势。
    光、温、水在季节之间的变化规律明显,保证移栽后烟苗不受寒害,采收期间温度不低于20℃,烟株生长发育与光、温、水变化规律同步,这是衡量烟株对空间因素利用程度的重要方面。土壤ph值对烟叶质量影响很大。低于5.5和高于7.0的地区很难生产出优质烟叶。
   (2)栽培技术因素
    第一,耕作制度问题。多数烟田不能合理轮作、土壤板结或通透性差、养分失衡是烟叶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最大限制因素。
    第二,种植间距不稳定。烤烟的种植行距在120cm以下时,肥料稍足就可能出现下部叶遮荫现象,下部叶片薄色淡。在近年来降低烟碱含量过程中,有的地区采用增加种植密度的方法,下部叶片薄色淡的问题就相当普遍。尤其在缩小行距时,打顶后造成行间郁蔽。
    第三,部分产区移栽偏早,造成下部叶片薄上部叶过厚。黄淮烟区为避免上部叶发生赤星病,往往在4月中旬移栽;华南烟区为给晚稻留下充裕时间,往往在2月初移栽。这样都会造成下部叶偏薄,土壤和肥料营养大量释放给上部叶而使其过厚。
    第四,水利条件差,不能满足叶片发育需要。还有很多地方水利配套设施跟不上,生产季节遇到干旱时束手无策,上部叶窄而厚的现象很普遍。
   (3)采收烘烤因素
    下部叶采收过迟造成质量“丢失”现象普遍,中部叶过快采收造成叶片内含物不充实,上部叶采收过早使得叶片结构紧密,仍然是普遍问题。烘烤前期延时过长,变黄后期时间过短,转火过快;定色时间短,叶片潜在浮青没有完全消除等问题仍然存在。
   (4)质量观念因素
    烟叶的成熟度是烟叶质量的核心问题,目前烟叶种植采收与烟叶收购、采购、配方应用存在较大矛盾。叶片达到真正成熟时,叶重会稍有下降,成熟斑点的出现会影响叶片外观和等级,收益的可能降低使烟农产生抵触情绪。多数收购人员掌握烟叶等级标准仍然停留在“黄鲜净”时代,他们缺乏叶片成熟度是内在质量核心的质量观念。加之迫于烟农要级要价情绪的压力,分级员得过且过。国外则以成熟度好的中上部叶为主料烟,收购时的活价格较好地体现了优质优价,烟农生产成熟度好的烟叶,单产虽略有减少,收益提高。
    2、缩小等级间质量差距的主要技术措施
   (1)培育壮苗,促进叶片均衡生长
    烟苗成苗时有7、8片叶,移栽后约有一周的返苗期,为烟株重新发根创造了条件,可以起到叶片稳健生长的作用。烟苗过大时移栽后易早发快长,下部叶片易薄,上部叶片易过厚,随之会出现烟叶等级之间质量差异。
   (2)调整移栽期,把各部位叶片发育安排在适宜的光、温条件下
    不同生态区的光照、温度、雨水在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缩小烟叶等级间质量差距的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