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坚持市场化取向的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刍议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3-11浏览:2814下载261次收藏
    随着行业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的逐步理顺,企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基本消除。面对已经市场化的外部环境,脱胎于计划经济年代的劳动用工分配制度的不足逐渐显露,成为制约企业提高竞争力,影响进一步做强做大的重要因素。因此,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接轨和行业改革适应的劳动用工分配制度,是企业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以市场化取向为目标,充分认清深化劳动用工分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对烟草工商企业来说,探索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市场经营主体既是国家局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企业保持活力的关键是处理好内部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重中之重是深化劳动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受各种因素影响,部分烟草企业现行的劳动用工分配制度与市场经济不完全接轨、与企业改革发展不同步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现行企业人事用工制度与市场配置人力资源要求之间的矛盾。个别烟草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既不科学,又欠合理。具体表现在:人力资源成本脱离市场实际,使整体成本居高不下;缺乏科学的标准和透明的规则,企业没有建立员工合理流动的优化配置机制;人才引进与使用脱节,导致一些企业存在员工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能力不足等问题;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岗位职责说明和严格规范的考核激励机制,导致员工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

    针对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坚持市场化取向的劳动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进得来、出得去、留得住”的用人机制,实现行业按照市场化原则科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现有用工制度与建立和谐规范劳动关系之间的矛盾。时至今日,部分行业企业用人自主权尚未得到落实,企业和员工也没有做到通过市场交换、平等协商形成规范化的劳动关系;一些企业在对员工进行管理时仍沿袭身份制管理,正式工与聘用工之间在工资收入、福利待遇、晋升机会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平等现象。

  要消除旧体制的弊端,须全面推进全员劳动合同制,以规范的劳动合同明确企业与员工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切实保护企业、员工双方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从而建立起和谐规范的劳动关系。

    现行收入分配制度与市场化薪酬分配要求之间的矛盾。目前烟草企业薪酬分配制度保障功能有余,激励作用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收入分配方式僵化,没有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个别企业凭员工身份来确定其报酬,忽视员工间个体贡献的差异。二是收入构成不合理,工资性收入列支渠道不规范,缺乏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三是收入分配存在身份歧视现象。聘用工的劳动付出与收入不成比例,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工作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四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没有做到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有机结合。

  建立现代企业工资制度,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按照“分类管理、科学设岗、明确职责、严格考核、落实报酬”的总体要求,探索推进劳动用工分配制度改革的有效方式

    深化劳动用工分配制度改革,是一项涉及全体员工切身利益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吉林省四平市局(公司)集中实施了劳动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起了与市场经济接轨的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基本实现了员工成长和企业竞争实力增强双赢目标。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坚持市场化取向的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刍议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