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新形势下乡村干部如何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3-11浏览:2912下载166次收藏
    目前,伴随着群众民主意识的提高、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及农村税费改革、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体制改革的深入,整个农村都或大或小地发生着震荡。面临新形势,许多干部面临着“思想工作不管用,粗暴执政不敢用,依法行政不会用”的困惑,部分工作不知怎么着手,一部分为农村作过贡献的乡村干部因不适应农村工作变化而被无情地淘汰,乡村干部在徘徊、在探索。在信访问题的强大压力下,在大量干部被淘汰的现实下,乡镇领导的工作方式、干部的工作方法也在悄悄地转移。
    干部不是家长,而是群众的公仆
    这是乡村干部的身份问题,是做好农村新时期农村工作的关键性的思想问题。许多干部认为自己是村民或代表选举的,是上级任命的,就得行使自己的权利,决定了的事群众就得执行,若个别群众不服,就不能容忍。于是,产生矛盾,进而矛盾由小变大直至激化。群众对干部的不满,终从告状上访中爆发。
    随着农村民主化进程的加快,群众的民主意识迅速增强,已经与传统的家长制作风、简单粗暴的行政行为格格不入。据竹溪县委组织部调查发现,我县原来树立的部分典型,在带领群众致富方面起了很大作用,而这些“老先进”、“老红旗”有一半已被迫下台。主要原因就是:他们观念的转变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陈旧的家长制作风被民主化进程远远地抛在后面。尤其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后,村干部一下子从高高在上的决策者、指挥者变成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执行者,心理上难免失去平衡。可以想象,这些曾经是优秀干部的同志能及时调整心态,重新定位,注意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肯定会顺利转轨,出现另一番状况。
    新形势下,群众需要的已不再是“家长制”干部,而是“公仆型”干部。这种观念,已被当成沉痛的教训,为现任干部所吸取。常听乡村干部说,现在要“夹着尾巴做干部”,虽然不雅,或不准确,但却已是一种思想上的转变。
    高举的权杖变成适时扶持的拐杖
    这是乡村干部的工作职责问题。当群众需要浇地施肥时,你不能只广播、只强调,而应去想如何组织电的问题、水的问题和肥源问题;当群众需要改变种植结构时,你不能要求他们必须种哪种经济作物或蔬菜,而应去想怎样搞信息、搞服务。
    呛过水的群众比干部要聪明。在发家致富的道路上,他们作为直接实施者,比干部谨慎得多;他们作为市场的主体,比干部摸索得更积极。那么,我们干部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和引导他们。他们需要的不是“命令”,而是服务。
    前几年,我县各乡镇都在办企业、上项目、跑银行贷款,搞“一村一品”、“一乡(镇)一业”,搞群众集资,虽说也搞成了一些企业,但大多数还是连本带利赔个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谈新形势下乡村干部如何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