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领头雁”工程 锻造“科技型”能人
——竹溪县实施“把村干部培养成科技致富带头人”创新工作纪实
2004年以来,竹溪县委、政府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入手,把提高村干部素质作为推进“领头雁”工程和深化“三争一促”活动的重要内容来抓,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把村干部培养成科技致富带头人”这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工作,努力破解全县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致富本领短缺,不能适应农村税费改革新的发展形势难题。一年来,我们以强化培训引导为手段,以促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了“进门是课堂、出门是基地”的培训模式,在提高村干部科技素质和发展本领上下功夫,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探索出了一条村干部队伍建设与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有机结合的新路子,为全县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建立“三个机制”
精心安排部署,强化组织领导,是抓好创新工作的基础。我们在制定“把村干部培养成科技致富带头人”实施方案时,从加强目标管理、落实领导责任和完善考评办法入手,建立健全了相应的工作机制。
1、建立目标管理机制。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全县村干部队伍普遍存在的“缺本领、少技术”的实际,把培养“科技型”能人作为提高村干部素质的主要目标,提出了新时期村干部必须具备“科技致富的本领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事业心强、在农村小康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强”的“三强”标准,制定了村干部培训三年规划。从总体上来讲,就是通过推进创新工作,进一步加大村干部队伍的培训力度,力争使全县305个村的村干部每人掌握3门以上农村实用新技术,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的村干部达到500名,村干部能较好地发挥“双建双带”作用,当好农村小康社会的领路人、发展产业的带头人、科技致富的明白人和关心群众的贴心人,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型”村干部和乡土拔尖人才。根据这个规划,我们对各乡镇进行目标任务的细化和分解,分年度下达了具体的培训任务,并加强目标管理,确保总体任务完成。
2、建立工作责任机制。为加强对创新工作的领导,我们注重从强化县、乡(镇)、村三级领导责任抓起,建立起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级级抓落实的责任机制。一是成立领导机构。在年初,县委成立了由县领导任组长和县直28个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把村干部培养成科技致富带头人”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统一负责对该项工作的宏观管理指导,抓好督办落实。同时,把创新工作纳入党建目标责任制,由县委和各乡镇党委签订目标责任书,年终进行创新工作绩效考核。为促进工作落实,县委要求县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落实“两点工作法”(抓好扶贫点、示范点建设)为契机,包村驻点,与村干部结“对子”,抓好“把村干部培养成科技致富带头人”工作。二是完善相关制度。我们制定和完善了创新工作执行情况报告制度和定期督办检查通报制度,坚持一季度一督办、半年一检查、一年一总评,创办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简报》,定期通报“把村干部培养成科技致富带头人”工作进展情况。同时,推行组织、人事、农业、科技、群团等部门联合办公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集中解决创新工作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三是整合资源优势。我们借助县级领导干部、县直单位和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对口联系行政村的优势,推行县级领导干部抓示范点、县直单位帮对口扶贫点、乡镇领导班子成员驻联系点的办法,实行领导干部“抓帮联”责任制,把培养村干部科技致富带头人的责任分解到人,实行备案管理,人人选苗子、抓培养,层层定责任、抓落实,真正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在全县形成整体联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
3、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我们制定了《“把村干部培养成科技致富带头人”创新工作实施细则》,把创新工作实施情况作为评价乡镇党委抓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创新工作开展好的,给予精神与物质上的奖励;对于创新工作开展不力的,除责令限期整改之外,还要给予主要领导诫免谈话或责令引咎辞职等处分。2004年,我们共拿出5.2万元用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奖,对抓村干部培训工作好的乡镇,除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表彰外,还在物质上给予重奖。同时,对达到“科技致富带头人”标准的村干部,我们也通过不同的形式给予鼓励和奖励。在纪念建党八十三周年期间,我们对层层推荐产生的56名县级“科技+富民”型村干部“双带”标兵,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大张旗鼓地表彰,并通过电视台、电台、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全县15个乡镇,共评选表彰了300多名具有较高科技水平的“富民”型村干部,大大激发了全县村干部争优创先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关于对村干部实行“职业化”管理的试行办法》,从工资待遇、养老保险、医疗优惠、招工提干和享受政治荣誉等方面对科技致富能力强、“双带”作用发挥好的村干部给予优先考虑,真正在村干部当中形成奖优罚劣、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和舆论导向。
二、因地制宜,抓好“三类培训”
实施素质工程,增强“造血功能”,是抓好创新工作的关键。为把村干部培养成科技致富带头人,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以农村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和县、乡两级党校为主阵地,按照“多法并举、多轮驱动”的原则,采取分级负责、内引外联、上下结合的办法,努力提高村干部的科技素质和致富本领。
1、立足实际抓“内训”。我们紧紧围绕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实际,突出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运输业等方面适合农村发展的实用新技术,因地制宜,在全县建起了以龙王垭茶场(集团)和前进茶场为龙头的茶叶培训基地、以蒋家堰镇和泉溪镇为骨干的魔芋培训基地、以丰溪镇和向坝乡为重点的小药材培训基地,同时根据城关镇、水坪镇等乡镇的产业化特点,开辟了大棚蔬菜和专业养殖基地,形成了独具特点的“进门是课堂、出门是基地”的培训模式。2004年
推进“领头雁”工程 锻造“科技型”能人
本文2010-03-11 17:24:05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7960.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