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增强信用担保功能亟需建立“三项机制”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3-11浏览:2499下载214次收藏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金融服务活动,信用担保机构经营的是信用,服务的对象是中小企业,所起的作用不仅在于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降低银行风险,优化信用环境,而且在促进地方经济总量增长、财政收入增加、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增加就业等方面的作用也是不言而语。我县信用担保工作本着稳健运行的思路,经过半年多的业务实践,先后成功地为9户企业提供11笔流动资金贷款担保服务,使企业从银行获得315万元贷款资金,是担保资金1.7倍,有效地支持了企业发展。现已有6户企业如期或提前归还担保贷款180万元,由此相应地解除了担保中心的担保责任,未出现因企业拖欠贷款而造成担保代偿损失。尽管我县信用担保工作取得了一定经验和成效,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为增强信用担保功能,促进信用担保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我县亟须建立和完善“三项机制”。
    一、建立担保资金持续投入机制
    信用担保机构是一个以担保资金支持其信誉度的机构,且担保资金的多少与其自身的担保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大小成正比。目前,由于我县实业投资空间还比较大,加之担保业是个高风险、低回报的行业,现行金融体制改革又滞后,制约了民间资本的进入,因此商业型担保机构难以产生。同时,由于我县的中小企业大多处在创业期,自身资金就比较紧张,加之企业间的信用还未达到一定程度,因此互助型担保机构也难以生存。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从其所产生的外部效应来看,更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因此由政府向担保机构注入政策性资金,不仅体现了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落实,而且使财政资金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经济杠杆作用。对政府来讲,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因此,政府政策性担保资金投入应是长期、持续、稳定的,这不仅符合公共财政管理体制要求,也有利于结合我县实际,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企业融资为辅的复合型担保机构,以弥补任何单一型担保机构资金不足的缺陷,有利于推动信用担保做大做强,建立起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从我县实际情况出发,要建立担保资金持续投入机制,一方面应积极争取将我县列为全省扩权之一,从而向省借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500万元(省与地方1:2配套);另一方面根据省财政在担保机构和人员、担保业务、配套资金、规章制度“四到位”的前提下方给予资金扶持的规定,我县应广泛筹措配套资金1000万元。一是筹措500万元以上的资产,主要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其他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国有不动产;二是筹措500万元的资金。主要是在现在资本金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将担保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每年不少于100万元充实担保基金;充分发挥财政间歇资金作用,每年初调剂借入1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增强信用担保功能亟需建立“三项机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