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建好“菜园子” 丰富“菜桌子”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3-11浏览:2114下载252次收藏

县委机关杂志社总编  刘安西 

    我县是山区农业县,蔬菜作为传统产业,在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以及满足居民的菜篮子中具有其它产业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蔬菜产业的发展,2005年全县蔬菜生产面积达到11万亩,专业蔬菜基地面积达到6000余亩,蔬菜亩平产量由过去的1421斤增加到1800斤。去年,在持续受灾的情况下全县蔬菜总产量达到10.2万吨,实现产值达1.52亿元,纯收入达9000万元,亩平增收100元以上。目前,全县蔬菜加工企业已有3家,年加工能力达500余吨,培植了竹溪高山食品公司为主的顺溪、亲家母等品牌的乳、酱、泡、野、特、鲜等地方特色蔬菜产品。
    一、我县发展蔬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市场供求严重不足。目前,全县城镇及外来、流动人口总数达到12万人,其中县城近8万人。每人每年蔬菜消费量按国内平均水平540斤计算,共需蔬菜6000万斤。而全县目前蔬菜产出虽有10万吨,但其中80%以上是农户产出以自食为主,只有20%的蔬菜上市销售,总量不足2万吨(4000万斤),缺口高达2000万斤,占需求量的三分之一。我县每年需从外地调进2000万斤反季节蔬菜来调剂市场,同时蔬菜购销倒流现象严重。在“十一五”期间,迁居城区的人口增加及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蔬菜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
    2、蔬菜价格较高。从有关部门连续三年的蔬菜市场监测可以看出,城区的蔬菜价格呈现逐步走高的趋势。2003年、2004年、2005年全县蔬菜生产面积分别为10.9万亩、10.1万亩、10.76万亩,蔬菜平均价格分别是每公斤2.30元、2.84元、2.99元(每月抽查两次常规的20种鲜菜销售价格平均数),涨幅分别为24%、5.3%,蔬菜价格随蔬菜种植面积和消费人口增加的影响而逐步上涨。而2005年全市蔬菜生产在遭受严重灾害的情况下,竹山县蔬菜平均价格最高,每公斤2.33元,而丹江、郧县、郧西、房县四地的蔬菜平均价格分别为每公斤1.30、1.10、2.00、1.98元,我县高出其它县(市)至少28%以上。同时蔬菜从每公斤2.30元涨到2.99元,均涨幅在15%以上,高于全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13.5%的增幅,农民年均11.5%的增幅。对城镇居民生活特别是低收入人群造成了严重影响。
     造成蔬菜价格高的主要原因:一是专业菜地不足,生产面积小。地产菜品种多规模小,百花园生产,总量不足,市场需求大于供给,且本地菜新鲜,口味好,使时令地产蔬菜价格较高;二是外调菜数量受为数不多的营销组织和营销大户调控,是完全的卖方市场,致使反季节蔬菜价格较高,提高了蔬菜整体价格;三是蔬菜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蔬菜产量难以提高;四是运输费用增加也相应加大了蔬菜销售成本;五是老蔬菜基地被征用,新菜地开发缓慢。由于我县城区规模的扩大,城市发展步伐加快,城区如观音阁、红光等村面积较大、供应能力较强的老菜地不断被征用,面积逐年减少,而新菜地开发又没有资金投入,菜地开发跟不上占用的速度,同时被征用菜地没有收取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来开辟新的菜地补充;新菜地一般需要3至5年的开发期,才能使土质活化,基础设施完善,农户掌握良好的生产种植技术,形成良性生产。如果不及早规划建设,现有老菜地如被占完,全县蔬菜供应形势将会更加严峻。六是土地流转机制不活,生产零星分散,集约化程度较低。七是部分干群对蔬菜产业的认识不足,忽视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八是蔬菜生产的项目资金争取和扶持渠道少,投入严重不足。蔬菜生产在农业生产中,农业部列为高效产业,中央财政很少支持,其生产投入和扶持成为当地政府的责任,一级管一级,因此向上争取的渠道少而难。但蔬菜又是一个弱质风险产业,受自然条件和市场、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大,目前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要模式的生产方式,生产面积小,集约化程度低,不可能投入水、渠、路、电等基础设施,遇旱不能灌,遇涝不能排,抗御自然条件的能力弱,风险较大。同时种子、农药、肥料、大棚骨架、农膜等生产资料逐年上涨,加上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农民投入增大,风险增大,积极性降低。九是蔬菜生产人员青黄不接。蔬菜生产属于能人经济,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头脑,掌握一定的种植技术,才能合理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建好“菜园子” 丰富“菜桌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