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推进我县中药村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3-11浏览:3012下载166次收藏

    (来源:《今日竹溪》)我县素有“天然药库”之称,山场面积大,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发展中药材投入少、产出高,是山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好项目,也是我县药材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以笔者之见,我县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是:
    建好中约材基地。以南部山区为中心建设板兰根、丹参、玄生、冬花、天麻、薄荷、鱼腥草、杜仲、黄莲等中药材基地8万亩,年收入达到16亿元。
    建立规范化、规模化的种植基地。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实现“粮”、“药”资源置换,以丰溪、泉溪、向坝、桃源为主,建立4个中药材重点示范基地,坚持区域化布局、科学化管理、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高标准建设的原则,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培植一批药材种植专业乡、专业村、专业户,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点面结合,集中连片开发,形成区域化规模优势,产生规模效益。结合土壤,气候、地貌、草本、本本药、间作套等种植模式,充分利用土地.提高经济效益。逐步推广应用示范新品种的小规模栽培,实行规范化、科技化、标准化种植,努力建成具有重要影响的中药材优良品种繁育基地。在品种选育上,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联合进行科技攻关,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通过中药材优质高产栽培,良种繁育、立体开发、病虫害防治及资源源深度开发与持续高效利用等先进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提高全县中药材优质品系和良种覆盖率。
    完善社会化、产业化的经营机制。加强中药材产业化经营的宏观管理,搞好引导协调和组织调控,规范市场运行秩序,营造宽松环境。各乡镇要建立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重点抓好地道中药材区域布局.完善中药材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发挥资源优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制药厂联姻,用他们的技术、资金,加大对中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推进我县中药村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