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贫困村建设应突出抓好三个重点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竹溪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15个乡镇中,有133个行政村是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贫困村。特殊的县情,决定了我县必须把扶贫开发摆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中之重”的位置。近些年来,在国家烟草局,省、市各部门,对口帮扶单位及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立足竹溪实际,以扶贫开发的重点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切入点,把帮助贫困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拓宽群众增收门路、提高群众综合素质作为重点村建设的三个重点,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把帮助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作为重点村经济发展后劲来抓
我们着力解决重点贫困村灌溉难、饮水难、行路难、燃料难、住房难等突出问题。近两年间,在抓省定重点村中,一是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们将坡地改梯田、中低产田改造、节水灌溉和水土保持工程相结合,在贫困村建设了一批骨干水利枢纽工程,同时搞好病险水库治理,大力发展小型水利设施,逐步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续建和开工建成了小水窖、小水池、小山塘300个,整治基本农田80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平方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500亩。二是解决贫困村人畜饮水问题。争取多方支持,大力实施“渴望工程”、“饮水安全工程”等项目,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共解决了4万贫困人口和500多头(匹)大牲畜的饮水困难。三是实施贫困村道路工程。采取财政补助、以工代赈、组织受益群众投工投劳等办法,加快道路通村工程建设进度。新修维修公路500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50%的村通油路,95%的组通机动车。四是加强农村能源建设。通过财政扶贫资金贴息,利用扶贫信贷资金支持农村电网改造,在有条件的地方大力发展农村小水电和沼气。基本实现村村通电,农电户表率达到100%,建成沼气池290多口。五是改善困难群众居住环境。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我们对700户生活在生态条件恶劣地方的人口进行了自愿易地扶贫搬迁。
二、把拓宽群众基本增收门路,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作为重点村经济发展支撑来抓
我们重视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多渠道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一是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大力推广良种良法,促进粮食稳定增产,保障农民基本口粮自给。2005年,重点村人均占有粮食450公斤左右。二是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把发展生态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建立健全市场、技术、品种改良、防疫等服务体系,积极创新机制,推广“三统两分”(统一修建圈舍、统一修通水电路、
重点贫困村建设应突出抓好三个重点
本文2010-03-11 17:22:49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7846.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