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创新工作监管方式 构建和谐发展环境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3-11浏览:2912下载251次收藏

县工商联副会长  李远东

    近年来,全县民营经济及发展环境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全省茶叶大县、水电大县的经济发展目标和加快建设“大巴山区软环境最优县”的环境建设目标,坚持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思路不动摇,加大工作力度,完善软环境监管体系,突出抓好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和破坏经济环境案件的调查处理工作,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使县域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对全县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民营经济从2000年的6000多户发展到现在的8100户,其中:规模企业达到32家;产值营业额从2000年的2.6亿元增加到现在的7.5亿元;税收从2000年的75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366万元;2000年至2004年民营经济累计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近4万个。民营经济正逐步成为全县经济的市场主体、投资主体、就业主体和税收主体。
    应该说通过近几年全县上下齐抓共管,我县的发展环境在全市乃致全省是较好的,在良好的发展环境驱动下,我县的民营经济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已占全县经济总量的90%以上,对外开放及招商引资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通过调查,全县民营经济在发展上和优化发展环境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受国家金融政策的影响,企业普遍存在生产经营资金紧张,贷款难、融资难。县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资本金过小,金融部门仍然存在门槛高、手续繁杂、贷款额度小的问题。
    二是大部分企业法人及民营业主素质偏低、企业引进人才的条件差,缺乏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故而企业的管理水平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
    三是民营企业产品比较单一、链条不长,产品创新的投入不足,争创品牌的意识不强,我县民营企业普遍存在产品科技含量低的问题。
    四是少数执法执收部门对优化环境的认识不够,不能将本部门的法律法规及工作规程同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发展民营经济优惠政策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少数二级单位负责人及一线执法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中梗阻”现象依然严重,执法就是罚款,服务就是收费的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单位“以会代训”,借培训之名行收费之实,不履行程序,不按标准,将单位的会议费用摊派给民营企业及业主,增加了企业负担。
    针对上述问题,为进一步创优我县发展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第一、建立适合竹溪实际的融资体系,突破民营企业发展缺乏资金的难点。一是积极向省、市争取将我县列为扩权县,争取扩权-县的配套资金扶持,并为民营经济项目申报、审批减少中间环节;二是在发挥县担保中心信贷支持作用的同时,寻求全市信贷担保机构联合、资本金捆绑使用的信贷担保新途径,扩大贷款担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创新工作监管方式 构建和谐发展环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