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形势下民政工作定位的一点思考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3-11浏览:2751下载174次收藏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民政工作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做好民政工作,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发挥社会稳定机制的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民政工作的主要目标。如做做好民政工作,笔者认为首先要树立四种工作理念。
    树立改革创新的工作理念。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矛盾的出现是必然的。只有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不断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新形势下的一部分民政工作,就是为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应运而生的。要发挥民政工作的稳定机制作用,必须不断创新民政工作。一是要创新思维,要转变思想观念,跳出民政看民政,围绕改革发展大局做好民政工作。解决企业下岗、城镇特困、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问题,低保工作必须在应保尽保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限期保障、动态管理、进出口机制,必须在保障基本生活的基础上,联系劳动、教育、工商税务、房管、司法等部门,帮助低保对象解决子女上学难、住房难、医疗难、打官司难的问题。二是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20多大项民政工作,彼些之间无直接联系,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要加强调查研究,把握规律,将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救灾救济工作方面,要制定自然灾害抢险救灾捐赠预案,防患于未然,有备无患。安置工作方面,要制定安置方向、安置途径预案,不留安置隐患。双拥工作方面,要建立与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相适应的自然增长机制,巩固军政军民关系,促进国防建设
    树立优质服务的工作理念。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四个部分组成,民政工作的很多部分涵盖在后面三项。要发挥民政工作的保障作用,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民对象服务的宗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一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新形势下民政工作定位的一点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