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略谈国库集中收付与会计集中核算的有效对接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3-11浏览:2501下载145次收藏
    竹溪县从2001年10月起,全面推行了县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改革。实践证明,这一改革的实施,对于加强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等,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4年上半年,按照全面推进财政“四项改革”的要求,我县认真做好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的软硬件准备工作,当年6月份,县国库收付中心的成立,标志着这项改革已步入正轨运行。如何充分发挥原会计集中核算的积极作用,创造有利条件,整合管理资源,实现国库集中收付与会计集中核算的有效对接,是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也是统筹推进各项财政改革综合配套运行的必然选择。现就我县的具体作法,略谈笔者的粗浅认识。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基本情况
    2002年4月,竹溪县会计核算中心正式挂牌运行。到2004年3月,县直一级预算和部分二级预算共101个单位的财务纳入到县会计核算中心,实行集中核算。先后为各单位专项资金和工程项目资金开设专户34个,建立账簿132套,实行了规范的会计集中核算。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断完善操作办法、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业务操作流程和管理办法。特别是积极探索出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与核算中心“基本账户”统一管理的新途径,实现了对各单位所有预算外资金的综合监管。力求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努力节约财政支出,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得到了县直绝大多数单位的支持和认可,基建项目、自收自支单位也主动申请纳入集中核算管理,并多次受到县委、县政府表彰。会计集中核算不仅规范了全县财政财务管理,而且为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为增强政府财政调控能力提供了信息支撑。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财政部门对各单位的账户进行统一管理,不仅能够有效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实施财务过程监管,规范财经秩序,而且基于对单位财务信息的全面掌握,可以更加有效的调度和配置财政资源,在确保单位资金正常支付的前提下,集中财力保证重大急需支出的需要。同时,各单位的财政性资金集中在核算中心的统管账户管理,减少了资金拨付的中转环节,避免了预算内外资金的层层转拨占压,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严肃了各核算单位的财经纪律。会计集中核算,由过去的“暗箱操作”变为“阳光作业”,各单位的财务收支都必须通过会计核算中心,在核算中心会计人员的公开监督下进行。一方面,由于财务监督关口前移,促使各单位“制度意识”和“制度约束”明显增强,一些超标准、不合理的支出明显减少。另一方面,核算中心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业务审核,拒付了一些不符合制度规定的支出,有效遏制了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的发生。
    (三)统一了各核算单位的财务支出标准。针对行政事业单位津补贴发放标准各行其是和管理办法滞后的问题,县会计核算中心结合实际,制定了《县直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和《县直单位领导干部电话费管理暂行办法》,并报请县财政局、监察局、人事局、审计局联合行文,统一了财务支出标准,杜绝了超标准发放津补贴行为,解决了部门间苦乐不均的问题,降低了行政成本。
    (四)规范和强化了会计基础管理。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各单位的会计人员增强了对会计资料的全面性、真实性、合法性进行有效审核的责任心,有利于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的状况。同时也解决了少数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账户设置混乱、多头开设银行账户等问题,清理了单位的往来款项,解决了一些单位长期遗留的财务问题。
    (五)搭建了国库集中收付的有效平台。过去,少数单位的会计人员身兼数职,缺乏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知识,账务处理中滥用甚至自编会计科目的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单位甚至还存在“流水账”、“包包账”的情况。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以后,对各单位确定的报账员进行了资格确认,并且专门组织了会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略谈国库集中收付与会计集中核算的有效对接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