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五民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
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党中央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它深刻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和要求,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当前,建设新农村的各项工作正在逐步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在湖北省竹溪县,他们以实施“五民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
实施“民居工程”。为逐步改善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条件,竹溪县抢抓市政府实施“消茅”“危房改造”两项工程,不断加大投入,2005年度投入资金120万元为237户住茅屋户建起了新房,2006年又通过开展危房改造工程第一批投资155万元补助资金,解决310户特困危房户的住房问题,计划通过5年时间,对全县2828户住危房户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整合部门资源,采限个人自筹,集体补助,部门援助,民政救助等措施,分期分批对住危房户进行新建和改造,以达到“村容整洁”的目的。
实施“民智工程”。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懂管理的新型农民发展农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为培育富有竹溪特色的新型农民,他们开展多途径、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方式。一是培养适用对路的农民。即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培养以魔芋、茶叶等支柱产业生产、加工急需的新型农民;适应山区特点,培养绿色食品生产与加工、种植、养殖、产品销售的新型农民;二是培养适用急需的新型农民。竹溪县充分挖掘县内现有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以县就业培训中心和技工学校为主体,整合县委党校,龙王垭茶场及小马奔腾等技术学校为依托的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网络,累计办各类专业知识培训班40余期,培训人才近万人次。聘请有省市农业科研院所的专家及各乡镇拨尖“土专家”“田秀才”教师指导培训,各乡镇以成人教育和社会培训为平台,对农村青年进行文化知识和技能操作培训,各村利用村组党员活动室,电教室开展培训,全县三级培训基地每年至少培训农民2万余人。三是多渠道、多途径,培养复合型农民。今年8月,县政府又组织110名初、高中毕业生到深圳市技工培训中心培训学习两年,由政府出资,学满2年后,由该中心颁发国家认可的中专毕业证和中级技工证。此举将又为竹溪培训一批复合型技术人才。
实施“民富工程”。大力培育新型农村市场主体,加快发展非农经济是竹溪县实施民富的一大工程。魔芋、茶叶是竹溪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他们根据境内群山环抱,特产资源丰富,茶叶、魔芋、绞股蓝、生漆、药材等骨干生态产品走俏国际国内市场的喜人形势以及“靠山吃山”的农业县经济特点
竹溪县“五民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
本文2010-03-11 17:22:03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7773.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