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构建和谐的人居关系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3-11浏览:2091下载250次收藏

    金秋十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经全会通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的历史任务,已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决定》通过后,各级党组织,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首先进行了认真学习。随着学习的深入,认识的深化,贯彻的进行,落实的到位,必将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县房管局党总支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对照《决定》中,关于对房地产管理工作的论述,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在讨论中就和谐社会建设几个重要问题形成了共识。全体同志一致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房管部门主要是构建和谐的人居关系。

     一、 和谐

    和是和睦、协和、亲和、融和,谐是协调、统一、全面、包容。和谐是凶狠、残暴、分裂、争斗的反义;是合作、和平的深化与升华。
    安顺谓和,协调为谐。社会和谐,天下大同——这是人类社会数千年的梦想和愿望。国际国内,古往今来,无数圣人先哲,仁人志士提出了许多美好的构想,勾勒了世界和谐、自由美好的画卷。

    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白头偕老、家庭和睦、关系融和,这是中化民族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和谐。传统的和谐,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今天的和谐,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新一届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把传统美德上升为治党治国的基本方略,治理人与社会的思想、道德理念,维护国家发展与稳定,统一全党、全体人民意志的意识形态,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遵循的一种行为规范和理想追求。

    《决定》中的和谐,是理论化与理想化的上层建筑。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是政党之间、国与国之间、社会若干组织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事务、社会现象、社会活动的表层、深层及之间的关系。总之是社会系统各个方面、各级层次之间的和谐。

     二、 和谐社会

    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中央经过深入调研,充分讨论,广泛征求意见,联合攻关,数次修改,凝聚各方智慧,最后形成了经中央全会通过了《决定》。内容包括九个方面,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背景,为什么要建设和谐社会;第二层基本方略,包括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第三层是实现基本方略的具体措施,包括六个方面,社会事业、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社会管理、社会活力和党的建设,共二十八项具体政策。

    《决定》的产生尊重历史,尊重实际。《决定》的制定,符合国情、党情、民情。基本方略统领全局、构画未来。内涵博大精深,政策措施深谋远虑,相互促进,易于遵循。

    《决定》开宗明义,开篇就是: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决定》描绘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宏伟蓝图,是富民兴邦的行动纲领。和谐社会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的必然,是治国理政的科学理念,是中国共产党站在老百姓的立场,把握一个时代的转换:是从“发展是硬道理”转向更为科学的发展,要从“一部人先富起来”转向“共同富裕”,要以和谐社会代替稳定压倒一切,让全体老百姓感受到一个崭新的社会气象。

     全面学习,深刻理解,落实《决定》,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弄清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n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构建和谐的人居关系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