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选调生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秉持的民本情怀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3-11浏览:2651下载151次收藏

    近年来,湖北省以多项措施对基层党政干部的素质予以战略强调与切实推进,客观上坚定了被选拔的广大优秀大学毕业生扎根基层、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信念和决心。截至目前,湖北省共选调2000余名大学生(包括博士、硕士研究生)投身基层,极大地充实了新农村建设队伍。这些大学生在基层大都能够自觉秉持诚挚的民本情怀,以自身的勇气和智慧站在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高度,热切关注中国农业的历史处境,深刻反思中国农村的贫弱原因,积极谋求中国农民的现实出路。同时,大家能够殷切呼唤农民主体的解放,真诚推进农民素质的现代提升,从而高歌了一曲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并依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壮美乐章。
    当然,无论是对于中国农业历史处境的热切关注还是对于广大农村贫弱原因的深刻反思,抑或是关于底层农民现实出路的痛苦拷问,都异常清晰地蕴含着选调生真诚而执著的民本情怀,这显然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在选调生工作中的突出表现。笔者认为,选调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中至少应秉持以下三个方面的民本情怀。
    一、重新确立农民形象的主体地位。选调生扎根基层、深入农村,必须站在农民的立场上,认真体察和深刻感悟贫困农民、打工者及其他需要救助的农村弱势群体的生活状貌、奋斗历程、理想愿望,并以文字材料、新闻报道等形式发出呼救的声音,努力践行重新确立农民形象主体地位的工作使命。要礼赞当代农民的创业精神,选调生中不乏文采出众者,我们可以通过媒介(如电视、报纸、杂志等)真实地反映农村改革的艰难历程,更以欣喜之笔描述农村的巨大变化和农民的光明前景,塑造新时期新农民豪迈的创业形象。
    二、殷切呼唤农民主体的解放效果。选调生秉持民本情怀的另一表征,便是殷切呼唤农民主体解放效果的即时性实现。其重点仍然是人性、人道主义精神的弘扬,实际上就是对于农民弱势群体正当人权的切实保障。被《恩施日报》、《恩施晚报》评为“优秀作者”、“模范通讯员”的湖北省建始县三里乡李娟同志(湖北省委组织部2005年选调生)在此方面可为表率。一年来,该同志遍访三里乡村,深入调查探访,亲历农村,真实、立体地记载了当前农民的生存窘况。在此基础上,注重挖掘农民的出路问题:“我了解到三里的宣传工作多年来一直处于全县的倒数”,所以“我一定要把三里的水稻、铁矿等资源优势宣传出去,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来,带动老百姓致富”。正如李娟所说:“我们不能忘记自己报考选调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选调生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秉持的民本情怀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