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3-11浏览:2430下载191次收藏

    “百里长廊”绿色生态经济示范带走访记

    笔者一行沿着305省道公路进入竹溪县境内,走访了正在建设中的“百里长廊”绿色生态经济示范带。从县河镇到蒋家堰镇关垭子楚古长城遗址,宽阔平坦的水泥公路宛如玉带,镶嵌在花树丛中。近50公里省道两旁,鸟鸣翠柳,青竹弄影,花树掩楼房,碧水灌农田,八哥站在牛背上四声杜鹃唱丰年,与农家飞出的歌声笑声乐曲声交织在一起,使我们感受到“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
    一线穿珠  百里长廊起宏图
    据竹溪县“长廊办”介绍,去年底,县委书记贺盛有在全县党代会上提出,下决心用二至三年时间,将305省道县河至关垭子沿线,建成生态经济示范高地,绿色产业“百里走廊”,形成产业集群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示范带,得到与会代表一致赞同。日前,贺盛有特别指出,这个长廊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率先发展的示范长廊,目的是通过政府引导,突出重点,加快发展,让人民群众多得实惠。
    县长易先荣说,百里长廊将县城东西的县河、水坪、城关、龙坝、中峰、蒋家堰6个乡镇57个村“一线串珠”。因为这个百里走廊通道,是竹溪县相对的经济发达区域,建设成为林、竹、果、茶、药、花、草交相辉映的新农村示范带和产业集群示范高地,是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兴县、工业强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带动全县经济和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他语重心长地说,百里长廊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既涵盖产业、集镇、村庄、道路等建设,又包含群众精神风貌、精神文明建设、城乡居民素质提高等方面。应坚持农民为主,社会参入,政府扶持,突出特色的长廊建设理念。
    这条百里长廊地势平缓,人口占全县60%,经济总量约占70%,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入春以来,竹溪县委县政府为营造绿色长廊建设环境,创造新的经济发展亮点,决定从今年开始,举全县之力,打造“百里经济、生态、文化长廊”。县政府请专家智囊团当高参,高标准规划设计县河铺至关垭子楚长城百里绿色文化生态经济走廊布局。县财政安排“百里长廊”和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计划每年投入1000万元以上,目前已捆绑项目资金投入500多万元,加速建设具有绿、洁、畅、美示范带,树立竹溪形象的生态经济板块,人与自然和谐的百里长廊。
    科学定位  风景如画现和谐
    竹溪“百里长廊”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高规格建设,实现山上花果园,农家生态园,农田特色园,一个山洼一景观,一处农舍一片园。整齐的房屋,优美的庭院,平坦的道路,便捷的交通,文明的乡风,使老百姓过上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生活。
    加大305省道沿线乡镇的扶贫开发力度,是建设“百里长廊”的“重头戏”。按照规划,到2010年,百里长廊沿线的贫困人口将基本消除。为此,竹溪县着力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发展沿线现代农业。在启动县河、蒋家堰镇集镇建设的同时,加快水坪、城关、中峰的集镇建设。在突出5个镇各自特色的基础上,建好镇与镇、村与村之间的结合部,将6个乡镇连为一个整体,在沿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文化娱乐、体育健身、餐饮服务、旅游、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开发水电、板石、石灰石等工业项目,对现有工业提档升级。同时,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大力发展茶叶、水果、魔芋、药材等生态农业板块项目,形成县河以木瓜为主,水坪以茶叶为主,城关以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