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把握信用担保“五性” 增强工作主动性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3-11浏览:2291下载177次收藏
    担保机构的章程或担保基金管理办法里面,在规定将担保项目提请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时,都明确要求重点审议“社会性、安全性、合法性、流动性”等方面的内容。在诸多关于信用担保的著述中,均谈到担保的“政策性、社会性、安全性、合法性、流动性”,但究竟如何认识这“五性”,却没有专门明确的集中论述。笔者作为有幸在政府主导成立的担保机构中工作的一员,通过这几年的学习和实践,试着对信用担保这五个方面的特性作以简要归纳,从而达到认识政策性信用担保运作一般规律,指导具体业务操作,增强工作主动性,减少盲目性的目的。
    政策性。就宏观而言,政府指导下的信用担保在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发挥着经济杠杆作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扩大资源配置的广度,服务于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和稳定社会秩序,实现政府在不同时期的政策意图和经济目标。就本区域而言,就是要着力解决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大力支持境内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各种经济体的快速发展,为奠定小康社会坚实的经济基础作出一定贡献。信用担保所支持的对象代表了政府的产业发展方向,在推动和限制某一种产业时具有强烈的示范引导作用。因此,在评审担保项目时,担保的政策性应多从示范、引导上入手,看被担保对象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产业导向,是否符合环保政策,对“两高”行业(高耗能、高污染)坚决不予支持,对科技创新型企业要予以重点支持。除了在经营上要有一定的政策导向性和项目选择上的倾向性外,还要在担保费收取上体现一定的优惠性,坚持落实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策意图,严格控制收费标准,减轻企业负担。此外,减少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也应是政策性担保机构落实“政策性”要求的题中应有之义。
    社会性。信用担保行为所要协调和提供服务的对象,涉及到各类企业和个人、金融机构、政府机构、司法部门等,时刻发生经济和法律方面的关系,介入并影响着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本身就有着广泛的社会性。从担保机构自身和被担保对象来说,社会性应包括诸多方面。首先是信用问题。“诚信者,天下之结也。”信用危机是一个社会性问题。信用担保的社会性更多地应该体现在“信用”二字上。如何重构社会整体信用,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参与。作为直接经营信用的担保机构,“诚信”是其生命线,固然要带头讲信用,严格信守合约。同时,在评审和选择担保项目时,被担保对象的信用问题应该成为首选项。信用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对失信者给予担保,不仅会造成资金损失,还会带来负面影响,动摇守信者的底线。因此,要支持守信者,规避失信者。其次,是创造就业机会。就业是一项全社会都在致力解决的课题。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应该成为担保机构在选择担保项目时的重要因素。最后,是税收贡献。社会通过提供必要的条件与资源,使部分人获得财富,这部分人在获得财富之后以纳税的方式对社会给予一定的回报,即将原本属于社会的那部分财富归还给社会。企业积极照章纳税,从政策层面说,是税法规定,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从社会角度来说,主动纳税是文明型社会的重要特征。企业积极纳税可以示范带动自觉纳税习惯的养成,从而推动文明型社会的形成。从税收的这种社会特征来说,担保机构应对那些纳税积极、贡献较大的企业,给予担保支持。而这恰恰是公共财政体制下,政府增加财力的一种途径。除了上述之外,担保的社会性还体现在担保能力大小上。担保能力越大,担保机构的社会贡献率越高。而担保能力大小是受资金实力、担保放大比例限制的。实际工作中,担保机构必须不断努力扩大资金规模,并寻求与金融机构的最佳合作,科学适度确定担保放大比例,为企业提供持久和广泛的担保服务,促进经济发展,以追求最大社会效益。
    安全性。担保资金安全是担保机构得以运行的根基,同样也是金融安全的重要一环。保证担保资金高效且不受损失是担保机构运营中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从此点出发,“稳健经营”就成为担保机构必须一贯坚持的经营理念。“稳健”体现在多方面。风险控制方面,包括严格控制单笔额度和最高额度占总担保资金的比例,担保支持方向不集中到某一个行业,不用担保资金进行长期投资和股权投资,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等。从保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把握信用担保“五性” 增强工作主动性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