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土葬区的殡葬管理工作亟待加强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3-11浏览:2166下载266次收藏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对逝者的安葬实行是火葬与土葬两种方式。笔者的居住地湖北省竹溪县就是土葬区,对土葬的方式、程序等见得较多,也有不少亲身经历,总的感觉土葬区丧葬的场面越来越气派,丧葬的用品越来越丰富,丧葬的费用越来越高,建造的坟墓越来越好。尤为突出的是占用耕地越来越严重,墓地从山上往山下移,墓穴由荒地向耕地挪,且占地面积越来越大,这种状况长此以往,不仅使我们的子孙将来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而且逝者也将无地安葬。为此我们应该未雨绸缪,分析土葬区殡葬管理面临的新问题,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一、现状与原因
    土葬区丧葬现状。一是丧事大操大办,出大殡,行大礼。孝子请几班响器、鼓乐班,吹吹打打几天几夜,送殡队伍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场面相当壮观;二是丧葬用品花样翻新、品种齐全。由过去的冥纸、冥币、幡等用品发展到纸人、纸马,到现在的楼房、汽车、冰箱、彩电等,凡活人拥有的东西,都要制成模型在坟前焚烧,让逝者在阴间享用;三是乱埋滥葬现象十分突出。逝者的安葬地或遵本人遗嘱,或按“地理先生”的勘定,不管是水田还是旱地都想方设法在此下葬;四是坟墓高大,材质上乘。丧户建造坟墓时,多数用红砖水泥砌围边,墓碑与拜台都讲求越大越好;五是开支巨大,丧户难以承受。办一次丧事请吹鼓手、置办酒席、购买鞭炮与随葬品等开支少则近万元,多则几万元,庞大开支不管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还是经济条件差的家庭都难以承受。
    出现上述现状的主要原因。一是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由于受世代相传迷信思想的影响,人们相信有风水宝地,逝者埋一个好地方后辈就会升官发财,因此选中的墓地是好田好地照埋不误;二是攀比思想严重。在丧葬过程中,讲排场摆阔气的现象较为严重,别人是怎么办的自己也要怎么办,一旦有新的丧葬用品面世便争相购买,一旦有新的丧葬形式便争相效仿,置丧户自己的实际情况于不顾,有的因此负债,已经发展成为农村不稳定因素;三是殡葬管理缺失。边远山区的殡葬管理还未实行,丧葬处于原始自由的无政府状态,城镇周边地区的殡葬管理在很多方面也未跟上。
    殡葬管理现状。自国务院颁布实施《殡葬管理条例》以来,各地各级对殡葬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多数县成立了殡葬管理所,建立了经营性或公益性公墓,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管理服务工作难以到位。一是城区逝者的丧事不能全部在殡仪馆内办理,安葬不能在经营性公墓内的指定地点,有的甚至在殡仪馆内“座夜”后,将逝者抬往他处安葬;二是对边远农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土葬区的殡葬管理工作亟待加强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